第44页

唯有花花崽能够站在诗词当代与创作者之角度思索,给出答案。

譬如诗经中《木瓜》一首,古往今来注释之意不少,自前朝起,大部分人持的意见,都是“投之以微物,报之以重金”,以此来诠释君与臣,情人与情人,友人与友人之间的感情。

他试图让三个小崽崽明白这种高尚的情感,却得到了三个这样的答案——

花花崽:“君子以此待人可矣,却不该非要别人也用这样的方法对待自己。投桃报李足矣,何须非得投木报琼。哪怕对方不报答自己,也不应该以这样的期待约束他人。”

凤凰崽:“若光是投木报琼,这件事情还算正常,可接下来这个人又陆续投了两次东西,别人再给他返回两枚美玉……我觉得他此事做得不算磊落,有占便宜的嫌疑。你想啊,这……”

巴拉巴拉,长篇大论详细分析。

朱朱崽:“不知诗中人年龄几何,力气几许?能连续将瓜、桃、李丢给别人,若是臂力不足的人,恐怕要借助些许道具才行,我觉得……”

巴拉巴拉,长篇大论剖析器具。

邵夫子倒不是对他们独特的见解有何意见,而是对此生出了浓郁兴趣,想多听一些。

“行。”动动脑袋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凤凰崽满口答应。

朱朱崽表示拒绝:“多谢夫子,我并不好奇,不必告诉我。”

他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决心,捏起衣摆堵住自己两只耳朵,并用双手牢牢捂住。

邵夫子:“……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

在花花崽和凤凰崽期盼的眼神里,他抬起手做了一个缓缓下压的动作:“你们凌夫子就像这样,抬手朝着木桩子一拍,诶……你们猜怎么着?”他一脸神秘兮兮的模样,压低声音缓缓道,”这木桩子就跟豆腐掉进水里一样,‘啪’一下就下去了。”

邵夫子逗完两个崽崽,心满意足转头回到座位上,继续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