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一般都是两层的小楼,还带个院子的那种,主要是只建一层有点太浪费土地了。

他们这边两层的房子,住个五六口的人都不成问题。

挤一挤的话,七八个人都可以住的下。

院子里不光可以种上些花花草草,种菜也是可以的。

买了房子的人,欢天喜地的就搬了进去,家具厂可以买现成的家具,方便得不行。

有一就有二,一连卖出去十几套房子,有大有小的。

好歹也是属于自己的家,比住在宿舍里要宽敞的多。

没银子的人只能望而兴叹,要么拼命攒钱买房子,要么等工作的年份足够。

又或者要想结婚,申请更大的房子。

没有住所成亲是不可能的,好些难民有了稳定的工作,也动了成家的心思。

只是要找媳妇,在桃源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顺便媒人在桃源镇也有了,媒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是人品,其次就是眼光。

像马小良上辈子听过媒婆的故事,让瘸腿的骑马掩盖自己的缺点的事,在他看来,那就是缺德!

所以帮人搭桥牵线可以,但昧着良心的,绝对不可以。

这不光不长功德,还要掉功德的。

第97章 少女

桃源镇的孩子们,跟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不像士族门阀家庭出身的孩子,什么都不需要他们做,甚至吃饭穿衣,都是有仆从协助的。

在桃源镇,就算是马家的孩子,会自己吃饭以后,那就都是自己吃的,喂饭是绝无可能的。

马小诚都快两岁了,自己吃饭嘎嘎香。

别人喂饭哪有自己吃的欢?

小短腿跑起来贼快,大概都是马小良用功德食物投喂多了。

比一般的幼崽还要健康,反正长这么大,还从未生病过。

不过家里的大人也会担心,毕竟马小良小时候也没生病过,但这小子五岁发烧差点吓死大家。

对此马小良心虚,他那完全是自己作的。

但凡功德不是用的那么干净,他也不会把自己折腾病倒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他长期的努力,目前需要大量功德的画也不多。

偶尔上后山,增加几棵树。

所幸山上的树都长的差不多,多上几棵,还真就看不出来。

马小良最近安排,找个青山绿水之地,弄一个水库出来。

无论是遇上干旱还是洪灾,都可以用上,平时还能养养鱼什么的。

水库到了关键时刻,还可以浇灌农田。

就这么愉快了,老道闲着也是闲着,他的道观有老三镇守,虽然大部分这货找不见人。

但还有一些小道士在,问题不大。

他就去附近的地方溜达,看看有没有适合做水库的地方。

选好地址就开工!

反正建造道观已经到达尾声,许多的工人,不知道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