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就他让人打造的妆奁,拿出去画,不说万金,就是千金,也是可以卖的出去的。

因为一次要做六个,几个工匠需要废些时间。

好在马小良连什么模样,都已经想好了,工匠们画出草图以后,便可以开工了。

只是打小件的妆奁,工匠估摸着大概一个来月的时间,打造妆奁很快,主要还是上漆晾干需要时间。

马小良表示可以等待,反正距离过年还有些时间。

正好回家过年的时候,他就能把妆奁送给家里面的人了。

这时候他大哥应该也回家了吧?好几个月没瞧见大哥了,想他!

从红薯收获季,马小良就陆陆续续的收到一些功德。

因为他跟功德笔心意相通,勉强知道了,是来自红薯被推广获得的功德。

这让马小良心痒痒的,恨不得将红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去。

就连寒衣节施粥,马小良提前给阿翁去了信,让他们今年用红薯熬粥。

用红薯不光能降低成本,本来嘛,红薯长的快,成本也低。

比起粥来,红薯更有饱腹感。

只需要原来一半的米,就能煮出跟往年差不多的粥来。

最重要的,顺便还能推广红薯!

大家吃到好吃的红薯,喜欢吃了以后,是不是就有更多的人种植呢?

红薯可是全身上下都可以食用的,红薯叶清炒的味道很不错。

而且收获的时候,还能把那些丢去煮一煮,拿来喂猪。

一点都没有浪费就对了,马小良看着每天都在增重的猪猪,都不禁变的慈眉善目起来。

按照道士的说法,这小子看猪的时候,眼里仿佛有光。

不知道阿焕从哪里听说了,马家在寒衣节的时候,要施粥,表示可以帮忙。

帮忙当然不是亲自去施粥,而是可以给大米和红薯。

马小良自然是来者不拒,但,他并没有让阿焕的人,在太守府所在的地方施粥。

“为什么?”阿焕疑惑的问道。

“因为县城就那么一点人呀,没必要这么多施粥的。”马小良解释的说道,“要是太多施粥的,会让人觉得,这个便宜很好占。”

他阿翁是给年纪大的人施粥,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多一些活下去的食物。

而不是让那些人觉得,可以不劳而获。

现在是冬天,如果县城里的人,多让老人领上几碗粥,是不是家中的老小,都能填饱肚子了?

经过解释,阿焕了解了一点。

他确实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但不能毫无底线的去帮助。

否则很可能就是害了别人,他们现在都还小,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就是道士听了也点点头,别看他徒儿年纪还小,为人还是很通透的。

至于殿下,他觉得殿下并非是真的善心。

不过是看马小良想要施粥,他才想让马小良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