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

伴随着狂热高呼,天河之水淋坠人间的浪涛声如约而至。

“哗啦啦!”

“哗啦啦!”

……

红彤彤似一片霞垂下,坠地时溅开。

几息之间,高台下便堆起一座连绵红色火山。

张良眯眼细看,辨出是秫2。

仙麦、仙豆、仙稻皆能种,这仙秫当也能种?

粟米和黍米都乃脱壳了的,这仙秫……

正在高台上赐福的仙使周邈毫无所觉,很快雪白仙缎又砸下,砸平火山,又堆起布山。

仙缎砸下时,把秫砸开,甚至有溅得远的,就落到了张良前面不远处。

定睛一看,果然是带壳的。

不带壳是仙米,带壳便是仙秫。

仙秫能播种。

大秦将再多一种高产粮。

比张良更早发现的,是分列高台两侧,距离稍近的大秦上卿们。

说稍近,是因为他们也没站在高台下——那样会被砸死的,也站在两侧空地上。

觉得秫米颜色太艳,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是带壳……

带壳!

带壳秫=仙秫=种子!

于是等周邈完成赐福大典,走下高台。

就看见大秦上卿们的神色不对,个个双目

圆瞪,呼吸急促,肉眼可见地激动。

周邈:???

周邈顺着众人有致一同的目光看过去,落点在地上的工装?

不,就是平平无奇的桃红工装而已,颜色粉嫩,可能还更适合役夫带回家给妻子穿。

地上的仙缎?不,就是平平无奇的雪白细腻又厚实的仙缎而已。

地上的高粱米?

不是,他的‘米’字呢?

地上只剩高粱了!

带壳的高粱!

倒不是没意识到高粱可以做种子了。

而是,谁家吃高粱带壳啊!

按照以前的逻辑,稻谷去壳成糙米,粟和黍都去壳成粟米和黍米,那高粱不该去壳成高粱米吗?

你们大秦人吃高粱是带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