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上一个这么倒霉的,还是将他喝酒捅给白曦的戏志才。

也亏得戏志才提防了郭嘉整整一个月,生怕他给自己使绊子,这难得放松却被陈群绊了。

“你真的下定决心了?”程昱不是第一次这么问,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你这一脉就只剩你一人,自古阴阳结合才是正理,若你同他在一起,可曾想过百年之后该当如何?郭奕虽然好,可那也不是你自己的孩子。”

这话郭嘉倒没生气,挑拨离间和真的为他好,他还是能分清的:“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若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若是不能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他懒洋洋地,眼睛却亮的惊人,“活着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呢?”

对于这样的回答,程昱只是叹了口气,换了新的话题:“那青年,你倒是看好他。”

“是个良将,可为帅。”想起再见时赵云的变化,“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若是给他足够的时间,再加以栽培,便是第二个景桓侯,封狼居胥不在话下。”

景桓侯是什么人,那是大汉五百年来最杰出的少年英才,十七岁大破敌军,长枪直入直驱祁连山的镖旗将军。他善骑射,且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为人勇猛果断,为大汉在驱逐外族上立下了赫赫功劳。

得郭嘉这般评论,程昱也不由自主的重视起了赵云:“你打算何时为主公引荐?”

“嘉倒是不想让他打上嘉的旗号,”说起这事儿郭嘉也挺头疼的,“只是若不由嘉引荐,如今主公麾下多是夏侯与曹姓,待到新君另立,不知是祸是福啊。”这些事他也就和程昱说一说,毕竟这人是看着他长大的。

“这就不由你我置喙了。”程昱倒是看得开,“主公打算北上征讨袁绍,你打算随军么?”

“嘉已与志才说好了,这次他留在许都。”郭嘉点了点头,“嘉有事托付于他,若是嘉仍在许都,怕是那些人不好行事。只有嘉这次离开了,文若也跟着一起走了,他们才好伸展手脚,让嘉抓住尾巴。”

“你说鹿门?”程昱也是才思敏锐之人,转瞬就抓住了最近郭嘉的不同。当年郭嘉曾与他说过,司马一族便是如今鹿门的代行氏族,是天下儒家学子的代表:“你担心他们来者不善?”

具体因由郭嘉并不好告诉程昱,毕竟白曦的身份只有他与戏志才两人知道。倒不是不信任程昱,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程昱本身就对白曦不信任,又何苦在这之上再添间隙:“嘉只是不确定这一次鹿门所选定的天下之君,究竟是谁。”

自从当年董仲舒建议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鹿门就自诩是百家之首,天下臣民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