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令人心力交瘁的交流,小果亲王终于弄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和亲王身为皇帝身边关系最亲近的兄弟,就算他本人不乐意接太多差事,现实情况也不允许他什么都不干。
自皇帝登基,江南已经连着三年上报农田歉收请求朝廷减税免税。
乾隆皇帝才当了四年的皇帝,这事儿江南就干了三年,说里面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信。
朝廷官员和地方乡绅沆瀣一气的事情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很常见,哪儿没有官绅勾结才是怪事。
乾隆登基这几年不是没有长进,他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皇帝,知错就改,不会为了面子强撑,至少现在不会为了面子强撑。
废话,要面子皇位就坐不稳,傻子才选择要面子。
他觉得他们家汗阿玛把地方乡绅得罪的太狠,为了防止民变所以才废除官绅一体当差,不代表那些家伙可以蹬鼻子上脸把他当傻子糊弄。
给他们点阳光他们就灿烂,真当他不会发火啊?
乾隆皇帝长这么大顺风顺水,连皇位都是被保送上来的,就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让他吃亏绝无可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时机一到且看他如何整顿官场。
和亲王亲自下江南,也就意味着皇帝觉得整顿官场的时机已到。
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把全国各省提督总兵见了一遍儿可不是白见的,雍正朝对官员管理的那么严,不至于他一登基就全成了国之蠹虫。
事实证明,江南那边敢如此嚣张,大半都是他乾隆皇帝的锅。
雍正爷在位时的确不留情面,但是在他的高压统治之下,地方敢闹事的并不多,就算闹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要么谨慎谨慎再谨慎,要么索性把小心思摁死在心里。
乾隆上位就推翻前朝的种种政策,就差把他要当个和他阿玛不同的宽仁皇帝刻在脸上,一来二去局面就慢慢控制不住了。
由此可见,老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没有道理。
和亲王伸了个懒腰,“咱四哥想当尧舜那样的明君,汗阿玛在世时他们俩就没少因为这事儿闹别扭,这叫吃一堑长一智,吃过亏才知道怎么做是最合适的。”
弘曕托着脸问道,“四哥接下来要学汗阿玛了吗?”
“你怎么会这么想?”和亲王瞅了他一眼,很想撬开他的脑袋瓜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四哥吃亏也不耽误他想当尧舜那样的明君,算了,跟你说你也听不懂。”
小豆丁慢吞吞移开眼,“呵。”
是的,他的确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