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朝廷待那些俘虏还挺好的,在此之前他就没见过谁家俘虏能这么大爷。
因为那些罗刹鬼信仰那劳什子东正教,朝廷还特意批准将关帝庙旁边的佛殿给他们改成教堂。
康熙朝的罗刹馆有两个,上面那个是北馆,还有个南馆在京城南东江米巷玉河桥西,在前朝是外藩朝贡的南会同馆的“高丽馆”,康熙朝时朝鲜的使节来朝也都安排在那儿。
后来大清和罗刹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双方往来的文书要分别用满、汉、俄还有拉丁文书写,一直让蒙古人和西方传教士从中传话不太妥当,于是罗刹国那边派人来京城学习满语汉语,京城这边也派人去学罗刹语。
那些来京城学满语汉语的罗刹人就住在南馆。
到雍正年间,南馆已经不单单是罗刹国商人和学生居住的地方,而是理藩院管辖下专门接待罗刹国人的俄罗斯馆。
当然,民间还是更习惯称那地方为罗刹馆。
南馆越来越大,还特意新建了一座教堂,原本在北馆的圣像也被挪到了新教堂,北馆的存在感趋近于无。
后来朝廷和罗刹国的来往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多,罗刹国那边贪得无厌老想抢他们的地盘,朝廷也不可能一直挨打不还手。
乾隆二年,罗刹国商队的进京贸易被禁止,南馆只剩下传教士和学生,商人一个不剩全被轰回了老家。
小豆丁煞有其事的晃晃脑袋,“所以马齐私通敌方谈判团的事情四哥也知道。”
和亲王挺直腰杆,“那当然,我告诉他的。”
他和皇帝老哥关系那么亲近,好不容易听见个大秘密肯定不能藏着掖着。
可惜他们知道了也没什么用,当时离谈判已经过了七八年,私底下探查又是小半年的时间,等他们找到给马齐送贿赂的商队并确定当年的确有这么一出事儿的时候,他们的亲王四哥已经变成皇帝四哥。
这不,康熙雍正两朝威风赫赫的马齐在乾隆皇帝继位第二个月就称病退隐,现在更是连面都不敢往外露。
他也不知道老东西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消息,反正提心吊胆的不是他。
小豆丁皱起眉头,“还挺复杂。”
他这些年接触的人不多,还真不知道外面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再想想这个时期西方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这四面受敌的局面也很好理解。
乾隆朝是个盛世,连他这个历史不太好的人都知道这个盛世在后世的评价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可见这个时候已经有隐患埋下。
都说富察氏一族在康熙雍正两朝很风光,没想到风光背后还藏着那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五哥说那一大家子现在处在青黄不接的境地,如今看上去依旧风光,实际上的地位却很是尴尬。
马齐那一辈兄弟四个如今活着的只剩下他自己,下一辈的年轻人都资质平平,自从马齐称病退隐,富察氏中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大官就一个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