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275 字 1个月前

他们的新君很有少年意气,很自信从容,这天下大抵就要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了……而他们,都将是见证者的,亲历者。

天下一片喧腾之间,又有一则好消息自北面传回。

吐蕃军败了。

且不是简单的败逃归境而去,而是被阻截了退路,二十万吐蕃大军如同困兽,被围杀至仅余不足七万,吐蕃王不再愤怒,而是绝望仓皇,自称是受与李隐勾结的固安公主蒙蔽挑唆,才铸成大错。

吐蕃王主动交出了叛国者明洛,以此作为求和的诚意。

吐蕃疆域辽阔,此时的大盛也并没有与之死战到底的能力,此番大胜是领军者之能,是凭借一股高昂的士气,是飞火神器加持,而非代表大盛拥有如何强盛的国力。

相反,连年战乱的大盛,此刻急需休养生息。

吐蕃军遭受重创之下求和,于时下而言是最好的局面。

李岁宁得闻此讯,大为开怀,传令着上将军崔璟收兵回京。

大捷的消息传开,朝堂之上百姓之间也一片振奋之气。

有大臣提议需早日定下登基吉日,李岁宁从无绝和天镜卜算出的三个吉日中,挑了最迟的那一个,在六月下旬。

有官员委婉提醒,会不会太迟了些,只听皇太女殿下道:“我要等上将军归京。”

出言提醒的官员愣了一下,其他人也大多怔了怔,旋即有人笑着赞成说道:“上将军辗转驻守北境近五载,乃当仁不让的护国功臣是也,殿下如此思虑,不可谓不贤明。”

这上将军崔璟手握重兵,这些年来又累下无数战功,守北关,退吐蕃,募兵养马,在军中的威望已是重之又重,此人一身反骨,稍有不顺心,只恐会生出异心……

至于那些无足轻重的传言,在真正的大局大事面前,又算得上什么?人心都是善变的,况乎利益当前。

这种关头,稳住此人,安抚其心,的确是不能马虎的大事……太女殿下虽行事随心,却也实在英明。

听着一片称颂声,魏叔易只是笑着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