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286 字 1个月前

遗憾之余,便又有隐忧。

如今各人心思已明,她当真不愿和那个孩子走到对立面。可她偏偏是李家公主,她父皇在世时对她极尽宠爱纵容,让她亲手放弃李氏江山,她心中的坎儿并不是那么好过的……

但若常阔往死了求她、磨她呢?

再有个可能,万一对面拿岁安来威胁她呢?

她可以不管常阔,却不能不管自己的亲生骨肉吧?

哎,是个人都有难处都有软肋。

宣安大长公主自顾为难起来。

想了又想,她干脆起身,给常阔写信。

她在京师的日子里,常阔可没少给她写信,她如今到了洛阳,也该给他去信报个平安,这叫礼尚往来。

况且,李潼几次来信都曾提到,宣州内外几次动乱,都多亏有常阔相助,有江都撑腰,才得以稳固住局面。这份人情,总归是要认的。

是以,宣安大长公主这封信写得心安理得,说罢了自己的事,自然而然地询问起岁安在北境的情况。

只是说到后面,笔下逐渐“无理取闹”起来,让常阔想法子把儿子从北境捞回来,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比她的命还紧要,如今她即便什么都不要,也要儿子平安活着。若儿子出了什么差池,她做鬼也不会放过常阔,有一个算一个,都得给她儿陪葬。

写罢之后,大长公主自己看了一遍,眼见癫得有模有样,遂才封入信封中。

次日,大长公主让人将信送出洛阳之时,京师卞春梁的传书也送到了洛阳。

卞春梁已将自己即将登基的消息广而告之,令各方入京朝拜,其中也包括洛阳。

这让如今身在洛阳的朝廷官员倍觉受辱,今日的饭食都省了好些,但茶水耗费极甚。

众官员无心用饭而沉迷唾骂之余,心间也难免忐忑,卞春梁让人送来洛阳的传书,是给常岁宁的,这显然是拉拢试探之举。

常岁宁一旦接受卞春梁的拉拢,天子储君以及他们这些人只怕就没命呆在洛阳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