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重原因,便是抛开兵事的政治思虑了……
李复的谋士们告诉他,如今既据洛阳,便该进入政治博弈的阶段了。
在众谋士们看来,李复若要为之后顺利登基铺路,此刻冒险强攻京师便是下下之策,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宜选此一条路。
时至今日,最好的办法,便是借占领洛阳之便,向京中女帝施压,迫其主动让位,并废黜那个难当大任的太子李智。
但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尤其是废黜太子这一条,这其中牵扯着诸多利益与人心算计。
而李复在此之前声名不显,此番他起事突然,截止眼下,支持者并不多。
他若想名正言顺地入主京师,便需要各方势力的支持,这些势力中,不单包含手握兵权者,更少不了那些可操控人心舆论的官员与士大夫们。
李复自然便想到了士族之首的崔氏:“……京城崔家可有回信没有?”
先前,他们让那崔六郎送了封家书去京城,借此提醒崔家及时表态。
一名幕僚神情复杂地摇头:“回王爷,尚无回信。”
李复皱了下眉毛,嘀咕道:“那崔据果真不在意孙子的死活?”
那么大一个孙子呢,说不要就能不要?
李复这般嘀咕着,忽然就想到了那玄策军上将军崔璟……那样顶顶出色的长孙,崔据那老东西都能说除族就除族,何况是一个纨绔次孙呢?
若是这么一对比的话,竟觉得,纵是将后者扔了喂狗,也不足为奇了……?
至于那余下的二十九名崔氏族人……李复一想到这茬,就觉得十分头疼。
这些崔氏族人中,过半是年轻子弟,余下一半则是正当有所作为的鼎盛之年,李复将他们引见给军中谋士,试图让他们参与到谋事之中——
但十余日下来,一众谋士们给出的总结,却是出人意料,用谋士们的话来说,这些崔氏族人的确各有所擅——有人擅长纸上谈兵,有人擅长目空一切,有人擅长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