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她会如何选?
此乃帝王对她的最后一计,此次她的选择,会清楚地决定她的立场,和她之后的路。
魏叔易有着短暂的失神——那么,在她做出选择之后,有朝一日,他也会站在她的对立面吗?
但是,他竟希望……她不要回来。
哪怕他将继续忠于天子,哪怕他并不愿与她对立,但是……比起做回李尚,他更愿意见到她继续做那个意气风发而不被困缚的常岁宁。
魏叔易将那铺展开来,而迟迟未曾动笔的信纸拿起,在火烛上方点燃,投入了铜盆之中。
天子选择与他阐明秘密,并非是单纯想与他倾诉,更不是为了得到他那一文不值的共情,而是……想让他、或是他的母亲段真宜去信劝常岁宁归京。
就如母女之间有了矛盾,女儿不愿沟通,便试图借他人来劝慰一二,说一说为人母的良苦用心。
可他不认为自己能劝得动她,也不欲试图劝说。
他忠于圣人,是因得受君恩,理当回报,可他魏叔易受下的君恩,自该由他魏叔易一人竭力而报,而不该牵扯无关之人。
此一生,她不欠圣人什么,更不欠他魏叔易什么,轮不到他自以为是做出劝说。
自为官以来,他自认从未愧对过圣人的看重,此次也是一样——但若圣人认为他此举意味着不忠,他亦无话可说。
魏叔易自书案后起身,缓步来至窗前,抬手将一扇雕花窗推开,望向寂静月色。
圣人已令人赶往江都传达密令,时间紧急,快马日夜不休,最快三日可达江都……
三日后,闻此“不妥”密令,她会是何反应?会犹豫吗?
魏叔易静立许久,直到带着潮寒之气的雨丝自窗外拂面而来,他方才回神,慢慢地眨了下沾了雨雾的眼睫。
魏叔易缓缓吐了口气,将一应心思压下,合上窗,重新坐回书案后,开始思索料理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