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252 字 1个月前

隔三日,再去信,说了清点军械之事,末了同样问节使大人安否,以及大人打算何时入京呢?

再三日,说了些政令施行的现状,问节使大人安,大人打算何时入京?

……

又来信,感慨今岁秋收又秋播之后,光州上下民心大安,皆感激节使大人治理有方……就是不知大人何时动身入京?

再见信,今日光州大雨,不知江都落雨否,下官近来很是挂念大人……想来大人该准备入京事宜了吧?

第十五封,光州今有悍妇当街殴夫,引人围观……对了,大人何日启程入京?

一十六封,下官今晨起身,有数只彩鹊于檐下盘旋久久不去,似是吉兆也,特来信与大人报喜……所以,大人准备何时动身呢?

……

任谁也看得出,这位光州老兄的来信中,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对造反之事的热衷,那每每必要问上一句的【大人何时入京】,分明是在问:【大人反乎?】

以及:【何时反呢?】

起初,常岁宁皆回“未定”、“未定”……待到后面,见他信中全无正事,甚至懒得搭理了。

而迟迟不见回信的邵善同却愈发亢奋了——节使大人连回信的时间都没有了?想必是忙得不可开交了!试想一下,大人都是在忙些什么呢?

邵善同依旧认真写信之余,另又数起了日子,直到数到今日,距太子大婚之期已不足一月……

因迟迟未见常岁宁动身,朝廷甚至令人传书前来委婉催问常岁宁动身之期。

从江都到京师,正常行路需要半月时间,而如此大事又往往需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以防行程被拖延打乱,为保证稳妥还需提早动身。

此时有少部分藩王和节度使已经抵达京师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是在动身之后才听闻了范阳王造反的消息……范阳王李复原本不足为惧,让人不安的是范阳军和那段士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