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273 字 1个月前

听起来倒是十分倚重他们玄策军。

但光嘴上说得好听,不给足钱粮,算哪门子倚重?

倒像是那越中用的孩子越没人管,合该吃最多的苦,操最多的心。

待入了帐中,有口直心快的部下道:“……就眼前朝廷断断续续送来的这些粮饷,能勉强养活咱们就不错了,募兵的事,是想都不必想了!”

又道:“他们想得倒是简单,好似打了这一回胜仗,之后便该回回都能取胜!可此次不过是碟小菜,大麻烦还在后头,北狄数十万休养多年的精锐铁骑等着呢,咱们才八万人!不尽快募兵,回头这仗怎么打?”

“到时若是……”那部下强行咽下晦气字眼,皱眉道:“担罪过的还不是咱们!”

有人示意他别再多说了,也有人同样愁眉紧锁,或不满朝廷的做法。

崔璟解下佩剑,已在案后盘腿坐了下去。

这时,又一名副将欲言又止:“属下听闻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名心直口快的中年男人瞪向他:“要讲就讲!好的不学,专学那些磨磨蹭蹭的玩意儿做啥子!”

见坐在案后的崔璟抬眼向自己看来,那名副将才道:“属下倒听说,朝廷未正面回复应允大都督的募兵之请,不单是因为如今朝廷国库空虚,粮饷难支……”

打仗历来是最耗钱粮的,多得是被战事拖垮一国财政的先例在,更何况如今的大盛内忧外患交替,已有山穷水尽之势——

但战事也分轻重缓急,为大局虑,将钱粮向更紧要处倾斜,乃是治国者的共识,只是其中的轻与重,各人衡量的角度却是不同。

朝中有不少官员认为,玉门关一战后,北狄短时日内不会再敢攻来,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各处内患。

而在此之外,有少部分官员,口中则又提到了另一重顾虑——

此时说话的这名副将,与甘露殿中的一名内侍管事乃是旧识,他此刻所言,便是那名管事的好心提醒:“……有几名官员私下向圣人进言称大都督此次分明轻易便可将北狄铁骑逐杀,却又一边上书要求大肆募兵,恐有刻意夸大危机,借机在北境壮大己势之嫌!”

此言出,帐中几名部将立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