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320 字 1个月前

这自然谈不上是什么好印象,所以她此时才留意着向肖旻问一问李献的态度。

听罢肖旻之言,常岁宁心中对李献本就不好的印象愈发不堪了几分。

肖旻一通说罢,最后道:“此行攻打岳州,他倒是未有再一意刁难,大事皆交由我来决策……”

“事出反常,或许更值得留意。”常岁宁道:“此时良策已定,便要格外当心有可能出现的变故。”

而变故多在人心,人心总是最难把控。

这也是为何不能只在纸上谈兵的原因之一,现实中的人心,大多时候并不会按照兵书上设定好的那样紧密严格地应对执行每一环。

尤其是肖旻军中人心不齐的情况下,更要当心变故的出现。

常岁宁想了想,干脆直言道:“肖将军接下来最好让人暗中紧盯各处,尤其是韩国公的动向。”

见肖旻神情,她说道:“这的确是对敌的手段,但如此关头,为大局虑,还当稳妥为上,一切等收回岳州后再说。”

肖旻闻言不再迟疑地应下:“也好。”

纵然此举会遭来李献的察觉及责问,乃至激化矛盾,他也要尽可能地求一份稳妥。

做出这个决定后,肖旻又肉眼可见地安心了许多,很多时候,他是个墨守成规之人,于是总会碍于环境原因,给自己设下许多限制,也会时常存在顾及不到的盲区,但当他暂时跳出那个环境之后,得人一句提醒,又会觉得豁然开朗,无不可为。

他一直知道,身为一个天资平平之人,保持谦虚很重要,自己一直是个很需要别人建议的人,当然,前提是能让他信服之人。

而面前这个处处出奇的少女,便是这世间最值得他信服之人。

将一切说定后,常岁宁道:“之后肖将军若有需要,随时令人传信淮南道。”

这句话让肖旻心头一暖,却也心头一慌。

一慌的原因无它,盖因此言很像结束语。

“……常节使要回去了?”肖旻忙挽留道:“见一面实属不易,常节使多坐片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