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越是往下看,他们便越是惊奇……其中大多是康定山家中及其麾下心腹部将的构成,列明了这些人的出处,性情,以及各自分属的派别等等。
战时,搜集敌方重要人员情报,固然不足为奇,但这么短的时日内,得到如此繁多而详细的情报,却一点也不常见。
有谋士试着问:“请恕在下冒昧,不知这些情报,常刺史是从何处得来?可信程度有几分?”
“因要保证提供情报者的安危,故而从何处得来,请恕我不便详细言明。”
少女并未给出答案,但也直接而坦白。
那谋士犹豫了一瞬,也理解地点头。
常岁宁接着道:“但我能向诸位保证的是,此十中之八九,皆为真实可信的消息。”
这些情报大多是登泰楼养在营州和东北部的暗桩提供,他们深扎营州经营多年,但常岁宁无法向这些人解释她手下情报组织的存在,也不想让它有暴露的可能。
情报组织的存在,一贯越暗越好越安全。
这时,崔璟正色道:“我信常刺史所赠情报无误。”
听得这“赠”之一字,众人大多有所思索,是了,这位常刺史是赠予者,是好心相助他们的一方。
且大都督都已经开口了,他们也不必再试图质疑。
信任主帅的决策与判断,是他们玄策军上下历来存有的首要共识。
也有少数几个人,有些忧心自家大都督会不会被私心冲昏了头,但到底只是少数,未敢当面说出口。
于是众人根据这些情报,开始认真商议兵不血刃之策的可行性有几分。
在战事中,情报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有了情报,看似滴水不漏的敌军布防,便有了可突破之处。看似无坚不摧的敌人,也有了可加以利用的弱点。
所谓上战伐谋,首先要知晓对方所谋,次之伐交,也要知晓对方所交。一切上上兵法,皆与“知彼”二字密不可分,知己知彼者,注定领占先机,拥有更多胜算。
但并非所有的情报都能被善加利用,想要将情报转化为制敌之策,往往需要苦心钻研,实施的过程中,亦会受到诸多具体情形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