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270 字 1个月前

崔璟将那封信接过,只觉此一封信厚度可观。

常岁安这封信,足有满满五张信纸,花了足足三日才写完,且每日写信时的情绪都不相同。

一张哭着写阿爹受伤之事;一张激动地写妹妹大捷;一张认真诉说自己数月来的近况;一张带着沉甸甸的思念,还有一张,则尽在表达对崔大都督的崇敬及感激之情。

此刻,见崔大都督看着自己那厚度惊人的信笺,常岁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下头,赧然道:“属下的废话多了些……”

崔璟:“……还好。”

常岁安离开后,崔璟也提笔写信。

同方才给魏叔易回信时不同,他换了只上好的笔,甚至认真挑了几张剪裁最为整齐的信纸。

他和很多人一样,提笔之初,也祝贺了常岁宁抗倭大捷之事。

但他又和很多人不一样,他不单与常岁宁同喜,更多的是忧虑常岁宁战后的疲惫,他能够感同身受,此疲不仅只在其外,更在其心。

他未有直言宽慰,无用的宽慰之言只会勾起更多悲沉情绪,他只是道——

【隆冬之际,一岁将终,乃万物敛藏之时。卿今岁屡建奇勋,值此寒冬,亦当敛藏己心己力,安心饮食休养,多闻和愈之乐章,常许神思放空,且作冬眠,以待来年春日至,再与万物一同昭苏蓬勃。】

另起一行,又与她道,天地浩瀚,山河飘摇,但他与她同在,他纵无值得一提的过人之处,但有他隔海驻守幽州,她即不必忧心此处战事,他会守好幽州,也会早日拿回蓟州与营州二地。

末尾处,思及她上次来信中,曾以令安相称,青年原本清贵冷冽的眉眼又柔和几分,提笔认真缀下【崔令安】三字。

崔璟搁下笔,将信纸认真折叠,放入信封,亲自封好之后,虞副将入帐内求见:“大都督,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只待天亮动身!”

“严冬行路不易,此行务必谨慎。”

虞副将正色应下:“是,请大都督放心!”

崔璟:“另外,到时可将这两封信交给他们,让他们带去东罗,转交给常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