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听得这似乎抱了死志之言,金副将骤然红了眼睛,屈膝单腿跪下,抱拳求道:“可是您若有什么闪失,谁来指挥大局!”
“废话,我即便死了,却还有主帅!”常阔看向船舱外深浓的夜色,笃信道:“岁宁一定会及时赶回来的。”
殿下擅长推演局势,从一开始也料到了藤原麻吕会集重兵攻打江都防御,如此,她便也必然清楚,若无她指挥战局,此处士兵至多可以支撑到几时。
所以,他断定,殿下一定会及时赶回。
此处战况惨烈,殿下未出现于人前,非是她退缩,而是她需要在后方亲自布局,她所涉险境,远超此处之险。
此次抗倭之战,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艰难……但他相信,有殿下在,这些倭贼便绝不可能得逞!
常阔看向金副将等人:“听我的,你们只管安心等着岁宁回来。”
说到“岁宁”二字时,常阔的眼睛已在告诉众人,这不是抚慰人心之言,而是真切的笃信。
这份看似“宠女无度”的笃信,于常阔而言,却是无比扎实的。
殿下并不会带援兵前来,但她一人,便可抵千军万马。
论起斩杀倭贼,殿下是放眼大盛,独一无二,最锋利的那把剑。
昔日击退倭兵的关键之战,便全由殿下一人指挥。在这片海域上,论起用兵,布局,筹谋,判断,抉择,没人能比得上殿下,抗倭大元帅之职,只能是殿下的。
纵然不提昔日荣耀,此刻外面那些士兵,比起他,更信重的也是殿下。
因为带着他们击杀徐正业,收复江都的人,是宁远将军常岁宁,而不是他这个糟老头子。
士兵和将领之间,会因为一同拼杀打过胜仗,而建立起牢固的羁绊和信任。
他们很多人腰间都挂着宁远将军“开过光”的铜钱,甚至当初能够留在江都,还是他们主动在抓阄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那个横空出世的少女将军,正因超出了世俗认知的范畴,在诸多“可为旁人所不能为”的加持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在她麾下士兵眼中,已经成为了某种奇迹的化身。
奇迹二字,会给人带来超乎寻常的勇气,勇气即为士气。
此刻士气不振,同他们迟迟见不到主帅前来,也有脱不开的干系。
一场战事中,主帅是士兵们最大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