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点这些藏书数目时,姚冉一转脸,便曾见站在一旁的吕秀才眼神颤动,眼中竟蓄着振奋的泪光。
近日常岁宁却不在刺史府中,她将此事交给了王长史来办,横竖礼桌已摆好了,就等着那些人捧着藏书来上礼了。
常岁宁抽空去了趟营中,察看海防及练兵事宜,也亲自乘船出海巡视了两日。
此一日,常岁宁带着荠菜与何武虎回到江都城,经过一座为官兵所把守的府邸前时,似心血来潮般下了马。
此处是原本徐正业在江都的“匡复上将军府”,匾额被掀了之后,如今暂时作为那些钦差们的落脚处。
常岁宁下马,径直走上石阶,守卫看着这衣袍寻常的少年,即按住了腰间佩刀,戒备呵斥道:“此处为钦差奉旨办案之所,闲杂人等不得擅闯!”
这里如今存放着这些时日钦差在江南各族抄没而来的家产藏书,不可有丝毫闪失,故而钦差有明令,任何人不得擅入。
此时,恰值一名宦官从府中出来,见得来人,甚感意外,立时训斥那名守卫:“放肆,你这有眼无珠的东西,此乃刺史大人……休得无礼!”
守卫闻言大惊失色,立即跪下请罪。
“无妨,是我不请而来,不知者无过,起来吧。”常岁宁抬脚经过那守卫身前,未有停留地道。
那名官宦行礼罢,态度恭谨地请着常岁宁入内。
不多时,此行为首的钦差大太监闻讯,也连忙前来相迎。
这名钦差太监正是之前常岁宁升任江都刺史时,出面传旨的那位,与常岁宁打过不少照面,也算得上熟识了。
将人迎去前厅的路上,这名姓潘的官宦拿闲谈的语气问:“……听闻刺史大人前几日去了营中巡查,可是才回江都?”
常岁宁“嗯”了一声,道:“刚回城,恰巧经过此处,便来看看潘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