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此事尚不算真正结束,洛阳城内尚有徐正业的同党在,但此中牵连士族大家,故而还须等圣册帝示下。
以及之后大军的去向等决策,也还需与京师商议后才能有决定。
在此之前,常岁宁的任务便是带着将士们好好养伤。
来汴州,是因胡刺史再三盛情相邀,而她确也存有蹭饭之心。
此刻,大军与徐氏俘兵安置在城外,常岁宁与肖旻,及崔璟一行,仅率两千将士,随胡刺史进了汴州城。
胡粼坐在马背上,在前侧方开道,心潮一时澎湃,颇有荣归故里之感。
此番大败徐军,虽不是凭借他个人的真本领,但将宁远将军请来汴州城做客,却是实实在在全凭他一人之力。
须知,在此之前,前有汴州城中官员去信,后有他家中女眷再三令家仆传话,让他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宁远将军请来汴州城。
为此,一向贤淑的夫人甚至不惜对他说了重话——如不能请来宁远将军,想必郎主自己也觉无颜归城吧?
言下之意他听得清楚,分明就是——若不能将宁远将军带回来,你也别回来了哈。
而现下初一进城,胡刺史便明白了自家夫人话中真意。
有那一纸传遍四下的檄文为引,再加之险些失家的劫后余生之幸,城中百姓对宁远将军的推崇,可谓汹涌炽热,空前绝后。
十六岁初上战场寻父,即杀徐贼麾下大将,力护和州。
而后又亲手擒杀反贼李逸,阻去了一场更大的动荡。
而今初才年满十七,一纸檄文天下知,扬言七十三日杀徐贼,便当真说到做到,果真提来了徐贼首级,未曾辜负那些处境艰苦流离的百姓对她抱有着的、近似于救命稻草般的荒诞希望,也不曾给那些讽刺嗤笑者口中轻视之言成真的机会。
她以事实践诺,给了凡是看过听过那张檄文的天下人一个交待。
乱世中,恰需要这样一位充满神秘色彩,于一夕之间横空出世,可为常人所不能为不敢为,而又肯救万民于水火的英雄,芸芸苍生的目光追随着这样的英雄,即等同追随着他们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