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洛阳一带,各大士族势力根深错节,长孙氏一族便起源于洛阳,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洛阳附近各州,如若再现“韦浚”之流,让他们前去驰援洛阳,一旦同洛阳残存的士族势力里应外合,便等同将洛阳双手奉到徐正业面前。
有此前车之鉴,疑心日益深重的女帝不敢冒险。
早朝之后不久,女帝另召了重臣去往甘露殿议事。
单凭洛阳与汴州的兵力,不足以抵抗徐氏乱军。
洛阳附近其它各州,她亦不放心。
所以,她需要另派兵力前去增援洛阳。
“……洛阳不同于别处,定不能有任何差池,既要派兵前往,必选精锐之师。”中书令马行舟道:“陛下,如今京中,尚有七万精锐可用。”
众人皆知,他口中的“七万精锐”指的是什么。
那是大盛最为精锐之师,由先太子殿下创立,名唤玄策军。
玄策府下,如今统共有十五万玄策大军,此前崔璟赶赴北境,带走了八万,现余七万留守京师玄策营中。
此刻便有官员迟疑道:“令公……这七万玄策军,肩负守卫京畿要任,怎能轻易调离?”
守着京师的自然不止这七万玄策军,但这七万玄策军在此,便竖起了一道牢固的屏障,如此才能让京师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定。
换作寻常时,倒也不必这般畏首畏尾,可现如今四处都在起事……
马行舟岂会不知这些,但也只是叹道:“当务之急,是要守住洛阳。”
也有官员跟着叹气。
事无两全策,利弊都摆在眼前,便需要帝王来做出最后的抉择了。
圣册帝也陷入了犹豫当中,她另召了兵部官员与几名武官前来,事无巨细地将局面剖析了一遍,反复确认了京师的处境。
最终,她还是做了决定:“传朕之令,令七万玄策军前去护卫洛阳,命玄策府上下,即刻筹备发兵之事!”
无论如何,她不能放弃洛阳!
今日若失洛阳于徐正业之手,便失君威,君威无存,江山易主不过也是须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