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366 字 1个月前

谢了他的好刀,谢了他的好甲,谢了他的好部下,谢了他的好意。

其实依照二人之间的约定,她此刻该赠对方一颗栗子做谢礼的。

但冬日军营中没有栗子。

常岁宁想了想,便提笔在信纸上认真画了一颗栗子。

画罢欣赏片刻,兀自点头,众所周知,她的画工一向极佳,这颗栗子叫她画得栩栩如生。

并又在下方添一行小字——此栗虽不可食,却可长久存之。

嗯,古有画饼充饥,今有她画栗道谢……

乍然说来似很有些敷衍,但崔璟必然知她笔下诚意。

她可是说过了,每颗栗子都代表她的谢意,他日后若遇难处,示之以栗,她必也会尽力相助的。

当然,她更希望他没有用到栗子的那一天。

此刻,喜儿打起帐帘,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

这间隙,常岁宁透过帐门,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晨空。

她也想到了北境的天空,更高远,更辽阔,也更孤独。

昨日元祥说过的那些话,此刻在她眼前形成了画面,她似乎看到崔璟挑灯料理公务,策马行于雪原,立在北境的城楼上,遥望大盛疆土所至之处。

若非对方那身生来即有的清贵气质时常会提醒她,她便当真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竟是出身清河崔氏的子弟,且是被眼高于顶的崔家视作未来家主人选的存在。

他本该同大多数崔氏子弟那般,清傲倨高,目下无尘,仅为一族兴亡而虑。

崔氏为天下士族之首,视天下之人为卑贱庶族,藏书自封,垄断仕途,为己筑起一道神台。

崔璟便是从这高高在上的“神台”上走下来的人。

战事无常,生死只在朝夕间,但他十二岁离家从军,至今已足足十年之久,伤痕累累,功勋无数。

北境苦寒,乃公认之事,此刻已近年关,其他崔氏子弟可在京中赏雪观梅,煮酒对弈,唯他独自奔赴北境,为大盛边防着虑——且此事是由他屡屡上书之下,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圣令。

这样一个人,算是个怎样的人呢?

常岁宁细细认真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