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岁宁清楚,他话中并无夸大。
若淮南王当真在此时“病逝”,江南局面必将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而常大将军性情刚直,恐有卷入未知漩涡之危……”李录道:“录有此言,望常娘子可早做思索打算。”
……
李录之言,在两日后即得到了印证。
大军战败而李逸按兵不前的消息传回京中,一同传来的还有淮南王李通病故的噩耗。
圣册帝震怒而沉痛。
这十日来,朝堂之上无片刻安宁,明贬暗伐明家之言不计其数,士族官员步步紧逼。
今又有此两则消息传回,一时间朝野之上更是众声哗乱,争执不休。
李逸战败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师,民间开始有“淮南王之死,正乃上天预示明后气数已尽”的谣言流传开来。
此言传至圣册帝耳中,立时令司宫台严查谣传出处。
“徐氏叛军,如今以长孙氏为首的士族官员……”夜已深,帝王看着龙案之上的奏折,自语般道:“这二者倒有利益相和之处,那便是逼朕退位。”
事到如今,她但凡还未昏庸到极点,便不会想不到这二者里应外合的可能……
徐正业于南边起兵,而朝中……必有与之勾连者!
圣册帝看向幽幽烛光。
当夜,有宫人深夜至郑国公府相召,魏叔易匆匆起身,换上官服。
同一刻,中书省右相大人马行舟,也在乘轿入宫的路上。
虽已值深夜,然而守在甘露殿外的宫人个个戒备,不敢有丝毫松懈。
圣人深夜密召心腹重臣,必有极紧要之事相商……今夜后,朝堂之上恐怕很快要见腥风血雨之势了。
说到这里,明日便是圣人亲侄被斩首之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