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343 字 1个月前

长孙家自有手段在,相信很快便能确定此事,到时即会有所动作。

长孙家于朝堂之上可借冯敏这个证人向明后施压,但单凭此,还不够。

至少明家对此尚有辩脱的余地,这场抗衡注定需要双方相耗许久,但她阿兄耗不起。

长孙家的作用在朝堂、在势力抗衡之上,于利于情,他们都会坚持为长孙七娘子讨回公道,但长孙氏所求的公道,不会精确到救她阿兄性命。

各人所求不同,事实利益便是如此,纵她阿兄枉死在牢中,也并不会影响长孙氏后续要讨的公道。

所以长孙氏于她而言只是借力的关系,而非同进同退,可交付一切希望的伙伴。

她常家的儿郎,还需她自己来救。

雨水彻夜未休。

翌日清晨,常岁宁穿上衣袍,系好披风,带上了崔璟于拜师宴上赠予她的那把可削玉如泥的短刀。

第202章 不退,不逃

一切准备妥当后,常岁宁临出门之际,忽听仆从通传,道是喻公来了。

常府外虽有官差守着,但他们并无权干涉阻拦客人登门,更何况来人是司宫台总管。

常岁宁本已出了居院,闻言便直接去偏厅见了喻增。

见到她的装扮,坐在那里的喻增遂示意左右退下。

“你要出门?”喻增拧眉问:“打算去作何?”

他平日待人便无好脸色,眼下又值如此关头,那双狭长的眼睛便更添几分沉冷之气。

常岁宁并未坐下,只粗略答道:“去办些事。”

“你又要去冒什么险?”喻增眼中写满了不赞成,训斥道:“如今是何局面,你还看不清吗?难道一定要将自己的安危也搭进去才肯死心吗?”

常岁宁明白,他这些难听的话是出自一位长辈的好意,至少绝大部分用意是如此。

所以她未有反驳,但也未答他的话,而是问:“喻公今日自正门而入,未曾掩人耳目,所以是奉圣命而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