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322 字 1个月前

自输棋后,宋举人对待与常娘子有关之事的态度,似乎变了许多啊。

……

“……她当真是这么说的?”

应国公府内,昌氏很快得知了大理寺发生的一切,此刻眉头紧锁着。

第191章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仆妇压低声音,如实回禀着:“是,那长孙父子还说要等着她将真相找出来……”

昌氏眉间浮现出躁意与不安。

今日的会审竟这般不顺,并未能定下常岁安的罪名,且还半路冒出了荣王世子这个证人……虽然因病一时未能出面作证。

她并没有生出天眼,无法提前预料一切,所行皆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正因此,每当有不在掌控之中的变故出现,便会令她格外不安。

在这种时候,常岁宁口中的“已查到了线索”,便更加犹如一根长针,正扎在要紧之处。

仆妇想了想,道:“未必不是她虚张声势,胡言乱语于人前混淆视听……”

“不……”昌氏却摇头:“方才有人来传话,有人暗中去芙蓉园详细查问过那马场内侍落水身亡之事……你觉得,这会是何人所为?”

“是那常岁宁?”仆妇微惊,那小女郎竟如此敏锐?

昌氏:“她自身自然没有这等手段,显然是司宫台在帮她。”

仆妇微定心神:“夫人放心,那马场内侍之事做的还算干净,他们应当查不到什么……”

“但他们能查到马场内侍身上,必然也能查到别处。”昌氏皱着眉道:“有那么多人在暗中帮着她……说不定她当真已经查到什么了。”

她在做一件事先毫无准备之事,这种只能一边做一边查漏的行事之法,让她在面对任何风吹草动时,都会格外多疑。

尤其此事只她一人在暗中谋划,应国公府也好,圣人也罢,都不是能帮她托底之人,反而是她需要提防隐瞒的对象……

如此种种,加剧了昌氏的紧绷与躁虑。

“我早就说过了,常家那小东西,不是省油的灯!”她猛地拂落手边一只插放着细叶寒兰的玉瓶,眼中闪过一刻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