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长安好+番外 非10 1392 字 1个月前

常岁宁一时没接话。

带在宫中教养吗?

倒幸亏阿鲤此前的性情不算招眼。

“但现下也不晚。”圣册帝看向那坐在鼓凳上的少女,问道:“朕御案旁正缺一位侍奉笔墨的女官,你是否愿意入宫来?”

明洛心中微惊。

侍案女官?

想成为女官需经过极严苛的选拔,更何况是侍案女官此等要职……可姑母竟随口就给了常岁宁?

常岁宁这才了然。

她便说方才怎会有那些言辞试探,原来是为此。

帝王并不是闲暇时需要小女郎来解闷之人,对方召她入宫,在她身上浪费这些口舌,无非只两种可能,一是觉得她有害,二是觉得她有用。

现下看来是后者了。

有害者需尽快除去,有用者自当善用,为君者皆如此。

“你可以好好思虑一二。”见她一时未语,圣册帝遂道:“或出宫之后与常卿商议一番,再做决定不迟。”

这小女郎有胆量,人也聪慧。

且更难得的是,其年纪虽小,但经登泰楼一事,如今于文士间名声已显。

若遇到可用的女子,她是极愿意启用的,女官选拔起来更简单,只要人数在规矩之内,前朝那些官员便无权过问阻扰。

而女子处境多艰,以女子之身为官虽显耀却更为艰辛,且不易与百官结党,故而身为帝王只需稍予信任,她们便往往比前朝官员更加忠心,轻易不会生出背叛之心。

眼前这年岁尚小却不愿安于后宅的女孩子,无疑是个极好的人选。

视线中,那少女自鼓凳上起身,施礼向她拜了下去。

就在殿内所有人都以为那女孩子要诚惶诚恐迫不及待地谢恩时,却听那声音说道——

“陛下厚爱,臣女惶恐感激,但臣女并无此大志在。”

常岁宁的语气并无太多犹豫,方才坐在那里时短暂的迟疑,则是装出来的。

做女官之事,此前魏叔易也曾与她说起过,她无此志是真。

明后有此提议,自然不可能是出自对她的所谓喜爱,说到底不过是觉得她可用,再说的直白些,无非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