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7页

照这个势头,工人们觉得哪用等两三年,来年开春就能把坚固敞亮的砖瓦房盖起来!

徐茵忙,燕恪瑾同样一刻没闲着。

他担心自己走后,太子恐会派探子到南蛮,打听他名下的产业。

眸光犀利:“燕七,传令下去:来一个截一个,来两个截一双!”

这里是他的封地,除了税收,还是他的大本营。

大本营稳固,前线才有保障。

否则,粮草何以为继?

不是他多心,以他对燕恪珩的了解,那货还真有可能从中作梗、故意使诈,搞不好还会截下粮草,断掉燕关将士们的生路。

将士们一旦饿肚子,莫说攻城掠地,能不能听从号令都未可知。

徐茵听了他的担忧,琢磨之后提出可行性建议:

“南蛮为燕关供给粮草未免远了点。这样,我爹来信说,皇帝准了他告老还乡的辞呈,不日就可回芙蓉郡北的老家。不如让我爹在那里购置一批田地,种高产水稻、小麦还有红薯、土豆。芙蓉郡北的气候,无论水稻还是小麦都很适合,从那里运往燕关还比咱们这儿近不少。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同理,粮仓也可以多置几处的嘛。”

第95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45)

徐宰相收到徐茵托镖局捎来的信,一口茶喷了出来。

他人还没离开京中呢,嫁出去的女儿就把他告老还乡后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宰相夫人得知后,似笑非笑地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