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江竟遥并不懂这些经营之道,但他也知道,醉香楼确实有很多选择,但他们的戏班子却急需借助醉香楼的名气。

江竟遥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麽,他好像一点忙都帮不上赵寒雁,只能看着赵寒雁一个人忙前忙后,为戏班子,为挣钱。

“好了,”赵寒雁安慰道:“你现在什麽都别管,读书才是第一要事。戏班子的事我来想办法。”

江竟遥最不想听到赵寒雁这句话,他连忙道:“娘子,是你说的我们是一家人,有困难我们应该一起面对。”

“有什麽需要帮忙的你要跟我说。”江竟遥脱口而出。

赵寒雁摆了摆手,她现在最想做也是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吸引更多的观衆,单一的小故事人们看几遍便会腻,恐怕需要连载类的长故事才行。

赵寒雁早就在为长故事做準备了,她在现代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个剧本,里面糅合了四大名着的人物,却是一个崭新的故事,但剧本没过审核,主任说脑洞太大了,习惯了四大名着的观衆恐怕不能接受。

如今这个世界并没有四大名着,那些人物于这里的人来说便都是陌生的,她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只是这样的话,扩大木偶戏班子的规模成了她的当务之急。

不说别的,单是长故事里的角色设置、木偶形象就是一个大难题。

还好有扶贫系统这个金手指在手,系统通过对赵寒雁的记忆扫描,将她之前的原创剧本原原本本地还原了,甚至根据剧本自动设计了那些人物的木偶形象,赵寒雁只需要根据系统在脑海里设计的木偶形象画出来,便可以做出来,倒是帮了赵寒雁很大的忙。

但更大的问题也出现了——资金短缺。

手里卖婆婆纳的银子只剩下六两,这点银子要做木偶,还要招工,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赵寒雁长叹一口气,看来得想想别的法子搞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