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杨吴氏是要给家里两个年纪到了的孩子说亲,便将南林村里年纪到了还没说亲的姑娘又挨个说了一遍。
到是比那天夏氏说的还仔细一些,毕竟她们与杨吴氏同在赵家铺子里这麽久了,关系熟络,时间又多。
最后就连杨三爷爷家的大孙女都拎出来夸了一遍,最重要的是……
“这杨家不知道与你们杨家可同宗?还是沾亲?这杨家可是与小福丫头最亲近的了,咱们村里人家怕是没有谁比得上。”
“哎,要说比得上,怕也就是林郎中家,按辈份啊,小福丫头叫二伯。”
“咱们村的林郎中可是个大好人,当年没少赊药给林小华的,后来林小华死了,余氏还欠着不少医药钱。”
“是后来赵二去还的,再后来赵二和小福丫头到镇上卖什麽枇杷羹,又打渔卖,这才把林家二房的日子过起来。”
“除了这林郎中家帮过林家二房,也就杨家了,杨老头很仗义,两个儿子本份正直,赵二不在家时,都是他们父子帮着给林家二房担水。”
“如今林家二房的那点儿田地都是杨家在种,今年冬天杨老头摔着了,差点死掉,是林郎中救回来的,小福丫头回来一看,说还能治。”
“不但用了京城里一个法子来治,什麽医药钱全给出了,根本不让杨家担一文钱呢。”
“……”大家七嘴八舌就把林小福与杨三爷爷家的好仔细说了一遍。
杨吴氏听得到是心动了,不说那杨家与小福丫头的关系,就说那杨家确实是家风正、人品好的人家啊。
可惜……
“这杨家只是同姓,到不同宗,与我们家到不沾亲,但在花果村也有亲戚,我到是知道一些。”
“只是他们那闺女还不到年纪吧,这也太小了。”
杨家大闺女今年才十二,若要成亲还得晚三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