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页

敢说敢骂、无视规矩,却又极其精明,不但公然将利弊、利益放在桌面上,与她明着谈“友、敌”,此时却又一副很识大体地送出院外。

无非就是在告诉王府其他人,世子妃与她杨侧妃相谈甚欢,而且关系不错。

这样她先前在滴水阁外的作态,就不攻自破了。

说不定以后就算她不与世子妃交好,世子妃也会做出一副“她们很好”的姿态,强行拉她到自己阵营呢。

到是有件事让她忍不住琢磨起来。

如今府中地位最高的就只有她和贬下来的许侧妃了。

而世子本来应该拜在嫡母膝前,正好许侧妃不能生养,这确实合情合理。

可惜王爷改变了主意,不但没再提起这事,还将正妃贬为了侧妃。

可不意味着,许侧妃已经没有了回到正妃之位的机会,也失去了成为世子嫡母的机会?

难怪世子妃会坦言她是最有机会、最有身份的人,又明白表达立场,让她守住未来郡王爷的位置。

也就是说,世子之位是世子与世子妃的底线,只要不争这个位置,他们与她便能一直是友,而非敌。

杨侧妃一路想了很多,心思翩跹起伏,时而为最有机会的将来而激动、时而为自己曾经最有的机会而黯然神伤。

她的孩子也是被人算计才早夭的。

想到这里她就恨,就如吴侧妃咬死正妃害自己的儿子一样,她也恨死了吴侧妃,相信自己的儿子是她害的!

只是都不会留下证据,这麽多年来明争暗斗,又有几个人会留下证据?留下证据的早就死了。

只不过这次王爷大清查,许多人互相供咬,才将一些证据透露出来。

那时的情形十分严峻,场面也十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