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工钱二两银子,顿时让各家上下都满意地一口应承下来,至于干什麽活儿都没问。
二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农家人随便赚得到的,就算辛苦一点,他们也乐意。
更何况是酒楼跑堂,没跑过也见过别人跑啊,到是不担心的。
没人觉得赵家食府不是酒楼,说细了也听不懂,说酒楼立刻就明白了。
又是在李桥镇上,每天早上坐驴车去、傍晚坐驴车回,一天车钱也才十文钱,十文对于二两银子又算得了什麽呢?
大家都认真听赵长禄说了,竟是没有谁有半点疑惑,招人很顺利。
有了这三个人,今天赵子添会带一带,以后赵子添就不专做跑堂了,收碗筷、后院里帮忙打下手都需要他。
人手还没来,赵家人谁也不敢耽搁今天开铺,早早将食材都準备好了。
谈好了打下手的杨诚的娘杨吴氏也一早过来帮忙。
老太太则负责杨家的吃饭,没有接受工钱,只说若忙不过来她会过来帮忙,就不要钱了。
杨老爷子也是这般意思,杨家的热情相帮让赵长禄很是感激,明明当初是租了个侧院给杨家的,结果得了两个不要钱的临时帮手。
而于杨家,明明五两银子租了个侧院,却得了个旺铺门前摆摊,还能互相拉动生意,自家还有两个人干活领工钱,加起来可是三两银子。
说到底,于赵家和杨家都不亏,都有利益在,人情也做得满满的,实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