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太太便笑道,并不觉得这麽折腾有何不妥。
这时余老爷子也将带来的东西都拿下来搬到了厨房里,出来坐下喝茶时便道:“丫头,别怪外公说话太实在。”
“虽然杨家欢喜赵家姑娘,肯出二十两聘礼那也是杨诚的脸面,赵家最好有个心理準备,这嫁妆可不能少于十两,不然失的可是赵家的脸面。”
“自古低嫁好过日子,高嫁难免要看人眼色,可不能弱了赵家的势,让你小姑子将来进了门受妯娌排挤。”
林小福看了外公一眼,心想这老头说话还真是实在啊,太实在了。
“外公说的是,杨家想必兄弟多,妯娌多,但我们赵家也有三兄弟,就这一个妹妹,自然是宠着的,嫁妆不会少。”
“但若杨家给我小姑子气受,怕我们家兄弟几个也不答应咧,他们有读书人,我们也有,他们种瓜果,我们摆茶摊,都做的是买卖,家中也都有良田。”
“我夫君就更是个文武双全的,论理还是论打,都是不差的,我夫君虽是赵家继子,但这妹子也是一个娘生的,到时添妆也不会少她的。”
林小福也被外公提醒到,知道杨家的门其实也不好进,于是又将各种情况都说了一遍,好借外公外婆的口传回去。
低嫁高嫁是吧,到时金银头面、添妆银子,拿银子拍死那些嫌贫爱富的人不就得了。
“对了,外公外婆,你们可知杨家那些平辈媳妇都是多少陪嫁?”林小福突然想起一念,立刻询问起来。
“我小姑子陪嫁不能低,可也不能太高吧,一样容易得罪人的,可别刚进门就把妯娌们得罪了,以后小鞋穿起,日子才是难过呢。”
“你这丫头,亏你想得到,这话确实不错。”余老爷子听了露出诧异的神情,继而笑着直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