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想回报大家平时对我家的关照,我也不想做生意只认钱、不认人,但我的意思,还望婶子们理解。”

既然现在没有驴车可用,靠挑的把活鱼挑到镇上去卖,非常不实际,做成鱼丸又有几个难题没有解决。

不如就在村里便宜卖,弄点现钱在手中。

价钱是便宜,但河边价的成本就是赵子诚的辛苦。

每天早上若卖掉一百斤,就是三百文的收入。卖掉五十斤也有一百五十文钱。

一早上怎麽也能捞到五十斤的鱼吧。

林小福心里迅速盘算着利弊。

其实她更想留下小鱼,只不过不想给人一种大鱼也能卖成小鱼价的认知,才故意有此一说。

其实从杨三爷爷来买鱼的干脆生意上,她就尝到了甜头,觉得生意是可以变通的。

何况去镇上就算价更高,可又能卖掉多少斤呢?又要卖多长时间?

权衡之下,反而不如河边现卖了。

只不过,这层意思她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而三文的中间价,是村妇自己提出来的,又有八文的比较,她们乐意买,她也就乐得赚个痛快钱了。

见她同意大、小鱼一起卖,妇人们很高兴,自然都同意了林小福的要求。

纷纷说定明天去河边的事,妇人们便离开了。

“怎麽一下卖得这麽便宜了?”赵子诚这才好奇地问。

“福儿,娘虽让你能让好处便让些,但也没让你这般便宜把大鱼卖了呀。”林余氏也急忙走过来。

“不,从价钱上咱们是吃亏了,但同样的,我也想让村里人知道这种吃亏,以后生意应该不错。”

林小福却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