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说,一百斤木炭産生的热能,实际发挥作用的,不到一斤。
这种浪费堪称可怕。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第二点也很离谱。
那就是蒸汽的使用不够连贯,温度控制是大问题。
过冷会停摆,过热直接炸炉。
后者是会出人命的。
纪元没记错的话,他那个时空的纽卡门蒸汽机到人们熟知的瓦特蒸汽机,似乎用了五十四年时间。
他这边四年时间,确实只踏入一个小小的门槛。
有时候就算知道答案,也抄不来啊。
科学到底是不同的。
蔡丰岚方才还在因为设想兴奋,这会也觉得离谱。
但事情都需要解决。
也都会解决。
他们无比相信纪元。
纪元闭上眼,细细思索蒸汽机的发展过程。
从蒸汽动力时代的开始,再到蒸汽动力的运用。
他们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片刻后。
纪元忽然坐起来。
是实践。
是关于蒸汽机的一切研究,都没有付出真正的实践。
他一直强调,蒸汽机可以改变纺织行业。
但是高夫子也好,殷博士也好。
他们了解纺织行业吗?
他们碰过纺织机吗?
没有,便是自己,也只知道原理,不知道具体的运行步骤。
所以,那要怎麽办实践。
“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