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礼崩乐坏,但周的“九鼎”,依旧是所有诸侯国心中的政权象征。
谁得到了“九鼎”,就是得到了正统。
当时的秦国打到东周都城洛阳,问周王索要九鼎。
周王自然不愿意给,手下颜率给了主意。
颜率去了当时同样强大的齐国,问齐国国君要不要九鼎,如果能帮周王击退秦国军队,那九鼎就给齐国了。
齐王想要九鼎吗,当然想,立刻发兵五万,帮周王解围。
那后来,颜率如约给了九鼎吗?
自然没有。
周王更不想把九鼎交出去,这毕竟是传国重器。
又是颜率去往齐王,同齐王解释。
那九鼎又沉又重,放到现代,需要用起重机来运。
放在战国,路上更不好走,还要借道其他诸侯国。
而当时的诸侯国全都对九鼎虎视眈眈。
无论走哪条路,九鼎都会被抢走。
颜率到了齐国之后,既夸赞齐王义举,又夸齐国真是大国。
最后才拿出那些理由,同齐王道:“您要是想搬也可以,您尽管去就好。”
但是看到那麽多理由,齐王也觉得耗时耗力,并且可能会被抢。
到最后颜率又给了个台阶:“弊邑迁鼎以待命。”
意思是,九鼎就在那,国都等着您去搬。
此为东周策。
主要说的就是颜率如何借力打力,
又把搬鼎的皮球踢给了齐王。
在战国东周策里,也算是一等一的名篇。
在李首辅讲来,一赞颜率维护周王,二赞齐王助国都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