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和尚的聪明,他肯定知道的。
可想着青云寺不容易便未多说。
只怕是如今胃口越来越大,所以着急了些。
纪元作为白和尚好友同窗,也不会坐视不理。
不到半日的时间,骑马而来的纪元就踏进阳丹镇。
阳丹镇并不算大,大家的生活区都在一处。
而青云寺就在镇子郊外。
纪元骑着马过去,沿途不少卖香烛的,看到书生打扮的纪元,第一反应便是:“你是读书人吧,买把香烛吧,佛祖保佑,一定能让你考中秀才的。”
说话的人并不认识纪元的冠帽,又看他年纪轻轻,好像十六七的模样,以为他还未考中秀才。
纪元笑着摆手,干脆把冠帽取下,不赶路了,这东西也没用。
谁料这一路上,有不少村人都在竭力推荐。
很多人都想着,现在十月二十一,还有两三月就是童试,肯定是书生来烧香拜佛的。
“小郎君买一些吧,你不带香烛,人家也不让进啊。”
“是啊,我们家的香最灵验了,是青云寺大师开过光的。”
“没错,还是在白举人住过的禅房开过光。”
“那可是举人的房间,十分灵验的。”
纪元听着他们说话,忍不住摇头,也从中间提炼出几个信息。
一,不买香烛,青云寺不让进。
二,这些香烛的进货渠道就是青云寺。
好家伙,青云寺做了最大的批发商,批发给村人。
然后村人们再卖给香客,香客再送到青云寺。
这流程,谁看不觉得感人。
怪不得白和尚那般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