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童试的所有文章,都在府学手中。
府学会在童试结束后,挑选学生们的好文章收录其中。
也就是之前说的,府学先收录。
府学没收录进去的文章,各大书坊会来求取,同时给够稿费。
比如说,他童试一共做了二十篇文章,收录到《童试录》里三到八篇。
剩下的文章便旁落。
书坊可以找到他获得请求,给到稿费,随后出版印刷。
但眼前的小作坊,并未征得童试里任何人的同意,就选了旁落的文章印出。
看他说得信誓旦旦,他们印出的书,绝对不会跟《童试录》重複。
这怎麽可能?
那麽多篇,怎麽精準避开《童试录》里选的文章?
除非有人私下串通了。
而串通此事的,极有可能是获得《童试录》编纂机会的书坊。
纪元也直接问了:“消息竟然这样灵通,就是不知《童试录》是哪家的手笔,难道已经做出来了?”
“今年府学给了岳家,五六月就做出了样本,最近就要卖出呢!趁着各地来的学子多,都能带回去!”
“所以我们这本《童试录补遗》也着急啊。”
《童试录补遗》,这倒真是补遗了。
这岳家得了《童试录》的印刷权,自然知道哪些文章没有收录进去。
私下卖消息给小作坊,直接印刷,又能大赚一笔。
纪元深吸口气,又道:“那这补遗的文章,可经过考生们的同意?”
小作坊的人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怎麽这麽多问题。
要不是看他字好,早就把他赶走,这人耐性子道:“当然同意了,润笔费都给了不少呢!”
“小三元的也给了?”
“自然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