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用说了,古人认为,音乐能沟通天地,不懂对方语言的也能用音乐来表达情绪,所以祭祀也必有乐,这是大雅之事,君子必须要懂
书,此处指的是书法,写字,学生们的字,也是必然要考究的。
数,算数,就算到了古代,也要学数学。
射,乃骑射,如今说投壶这种也算,府学是有马匹的,骑马射箭,也可以学,端看个人的爱好。
律,当代的律法,也算必考科目,也看当年出题人的心情。
要说举业的四书五经最要紧,也是当代的风尚罢了。
放在以前,被人们戏称的辅科,才是最要紧的。
但现在的学生没有那麽多精力,多是为了备考而学,不会再学这些。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学科,就更冷门了。
由此也能看出来。
以前的读书人,不仅要读书,还要懂礼乐等等。
现在已经渐渐往四书五经方面转。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个七八年,后世人眼中的酸儒,就真的要成为天齐国的大流了。
府学五百七十一名学生,按照每年的岁考的成绩排名。
从第一堂一直到第十堂。
每个堂的都配有教官,跟九位主课夫子。
若想学辅科,则要看辅科的开设时间,让学生们自行安排。
不过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两门课,年底岁考的时候会考究,如果成绩不行,也会连累主科成绩。
意思就是,四书五经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
学生们必须去。
所有科目都必须要考。
礼乐书数射律这种,算是选修课,老师固定开设,学生们想去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