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文学,政治,等等各方面都有涵盖。
虽说只是考县学,却也是跟整个正荣县的学子们比试,如今也只是背诵全文,接着还要逐字逐句讲解其中含义,引经据典,说出其中典故。
按照纪元的理解,那就是先背课文。
背完课文做阅读理解,还有生僻字以及典故的背诵,再引申其他含义,根据自己的想法再写出一篇文章。
说起来简单,但古代的书都没有标点符号,如何断句都是个问题。
若没有夫子来教,便是拿来书籍都很难学会,背诵更是难上加难,跟背天书没有什麽区别。
除了苦功勤奋之外,也没旁的可说。
纪元家里安分之后,他在功课上的时间愈发多了。
现在天亮得早,早早起来挖些草药,再割青草给三头牛。
早上去安大户家吃饭打扫的牛棚,上午边放牛边背书,中午吃顿饭,继续如此。
等到下午送三头牛回牛棚,继续背自己的文章。
趁着天没黑,加班加点练字。
安纪村也逐渐忙碌起来,正是春耕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也到了田地上。
一晃半个月过去,三月底的大考,再次来临。
这次的考试,也被分为两部分。
啓蒙阶段的学生,考的也是啓蒙的内容。
沖刺班的学生,考试难度直线增加。
大家都知道,考县学的名额,就会在他们五个人中産生。
说是五个,重点只在纪元,安小河,安大海身上。
三月末大清早,安大娘子偷偷摸摸给吃早饭的纪元又加了个鸡蛋,小声道:“上次大海考了第二,全靠你,这次怎麽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