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封皇贵妃便会激化满汉矛盾,将来皇贵妃诞下皇子,是半个嫡子,他长大成人了,我们汉臣是可以在礼法上站队皇贵妃的皇子的。
皇上肯定也想到了这点,如果我们现在参与,皇上提前看到朝廷上因为满汉矛盾的乌烟瘴气?又想到了将来,皇上册封皇贵妃的决心依旧不会动摇吗?”
衆人闻言很是赞同,便依旧在这场对峙里保持沉默。
康熙一直没收回圣旨,满臣们越发不满,一位德高望重的谏臣更是明言:“皇上您册封容貌太过的皇贵妃,恐怕会成为后世的话柄啊。”
他这话几乎是说康熙会被流传昏君之名了。
康熙直言反问:“你是说朕贪恋美色?你认为朕是昏君?史书会以昏君评价朕?”
那谏臣面称不敢,而后道:“皇上您只是被妖妃迷了眼罢了,奴才斗胆希望皇上您远离妖妃,以期明目。”
“朕要是不呢?”
谏臣顿了一会,想到家里会得到的好处,他身后的名声,狠狠心,跪下来掷地有声道:“那臣只好血溅当场,用奴才撞柱的声音和鲜血唤醒您了!”
康熙闻言嗤笑一声:“博取清誉?你要是为了为民请命,撞柱而死,朕给你谥号文正。你要是为了朕的后宫而撞柱而亡,你在后世有没有清名朕不知道,但在朕这一朝,你死后,无任何哀荣!”
“朕不怕史官秉笔直书有骂名,你呢?”
谏臣闻言心一惊,为了瑞贵妃,皇上竟不怕在史书上有污点!
以皇上的意思,他死了肯定没好名声,而且,他反对的是汉人的利益,汉文人的笔杆子不好惹,他后世的名声也真不好说。
别人承诺的家族好处,有皇上在,能得到吗?
那他一死岂不是什麽也没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