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努力。”
如果能把这件事办成,从此西州的百姓也就能正常生活了。
“外面的世界,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残酷。”
比奏折里的三言两语,和别人口中的寥寥几句,要远远残酷。
庭渊说:“在我们那里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中写的山河再美好,不能亲眼所见,便无法体会其中的好。
“这话很有道理。”有些事情,真的得亲眼所见。
在京城,他们所知道的天下各处,都是由官员上奏的一道道折子中所书写的。
折子里不会写底层的百姓是怎么生存的,只会写一些发生的大事,无非是各处受灾,或是大丰收。
真正的人间疾苦,不在小小的一本奏折里,而在市井里,在田间地头。
庭渊:“幸好胜国有明君,有你这样的好王爷,你们一心为民,而不是只知道自己享乐,老百姓还是有希望的。”
比起昏庸无道荒淫//无度的君主,伯景郁不知好了多少倍。
是贤臣所求的明君,是百姓所希望的好君主。
隔日中午,赤风他们带着大批的物资回来,有新鲜的蔬菜,有肉,也有能够取暖的衣物,城内能买的粮食也全都被他们买回来了。
买了砍树的刀具,可以砍一些粗壮的树枝,搭简易的帐篷或者是篷布,起码不用露天席地。
五日内,他们不用操心吃喝的问题,还能将简单的房屋搭建起来。
五日后,呼延南音那边的粮食也该到了。
而许院判给平安说好如何熬煮草药过后,就被飓风送往定平县城,先找县令,再去安明找州府。
远水终究是解不了近渴,若县令能够在短期内着手处理此事,对百姓们是有利的。
许院判虽没有钦差的身份,却也能依照自己的职位,对地方官员起到一定的震慑。
飓风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绝不能让人伤了许院判。
两人是隔天下午到的定平县衙,门口的守卫一听他们是来找县令的,就说县令病了。
许院判到底是京城的官员,派头很足,对门口的守卫说:“巧了,本官正好是太医院的院判,君上君后的病都由我诊治,待我去见你们县令。”
守卫懵了,看着眼前的老头,“你是太医?”
许院判将自己的令牌递给守卫,“如假包换,别说你们县令,就是你们西州的知州见了我,也得客客气气跟我问声好。”
“待我去见你们县令,否则别怪本官不客气。”
飓风如今扮演的是许院判的随从。
若论身份,他正三品武官的身份,知州都得客客气气邀请他上座。
内卫都是宫内打小培养的,和那些带兵打仗的武官不一样,占了君王亲卫的身份,没有兵权,但他们几乎能够代表君王,若没有钦差的身份,对外也只有监管的权利,有了钦差的身份,他们对外有直接管辖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