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槿想了下,两人和牙人打了个招呼,准备回去再想想,算算兜里的钱,明日再给他答复。
牙人应下了,送他们出店关了店门。
其实他们家现在挺有钱的。
自从卢大少入了寻味楼的股,刘贤就把之前答应他的分成算给了他,之后店里的分成就要按新的契约文书来了,自有卢大少专门请的账房拿账簿来给他们算。
这个是签订文书的时候就在文书上写好了,是每月算一次,卢大少保证了不拖他们的,也不会在其中耍手段,他不差这个钱。
再加上有刘贤安排的掌柜厨子看着,他也放心。
这个钱先不算。单说刘贤给他看了之前店里的账本,打着算盘一共交给了他五十七两银子,本来要不是王高名后来搞了价格战,还不止这个数的。
现在算是正好了,正好用来交一季度的租金。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他们这儿还有些,肯定是够的。
余冬槿算着他们的小钱箱里的钱,和遥云商量,“就租了吧,明天再和牙人讲讲价。”
遥云:“可以,那家店风水也是最好的。”
余冬槿被逗笑了,“那我还真没考虑过这方面的。”
第101章
铺子便这么定下来了,且因为本来以前就是做吃食买卖的,也不必多做修整,只需打扫干净换上牌匾,将桌椅板凳摆好,准备好锅碗瓢盆,还有,余冬槿要在靠里的位子再额外放一张用来放店内凉菜小菜的长案,就可以择日开张。
开张日期定在了七月初十,遥云定的日子,两人在开张之前在门脸店这边给新店打了广告,贴了告示,和客人们说好了到时新店开业,店内一应吃食通通八折,客人们都挺高兴,都说到了日子一定前去光顾。
两人在租好铺子的第二天就开始定桌椅板凳购买各种用具,余冬槿模仿现代快餐店,弄了靠墙的吧台单人位门口两边各一张,后面放菜的长案边也有一张和长案相接的,一次可以坐十二三人,双人位四张,四人位六张,大桌摆的少,六人的,可以加凳子的圆桌只弄了两张,到时要是不够用,四人位双人位都可以拼起来当长桌使,如此也就够了。
把店里这些东西弄好,已经是七月初六,明天就是七月七了。
街上从前些天开始就热闹了,这年头七夕还不是情人节,只是女儿们的乞巧节,也是读书人的晒书节,少女们在这一天会拜七姐祈求祝福祈求巧艺,还要吃甜果子,读书人则要拿出书本晾晒,也乞求巧思。
又因为这天女儿们多爱上街游玩,很多民间相亲活动也借这一天来举行。
余冬槿不会做这年头的七夕甜果子,他在初六这天,带着家里两个姑娘和隔壁刘家的女人们学,习了下,发现做法很简单。
就是用苋菜给面团染色,然后包糖和芝麻或者碎花生、枣泥等甜味儿东西做成的馅儿,然后捏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三角的花的,甚至各种动物的,很是有趣,捏好了蒸熟,一个个果子便可以吃了,吃起来甜软可口,狠得女儿们喜爱。
彩芽对这个很感兴趣,学会了之后,不让郎君动手,自己拉着余甜一起再加做这种本来就是女儿家自己准备的果子,明天她们还要用着果子烧香一起拜七姐呢。
余冬槿嫌只有甜果太少了,拉着遥云一起去买了红豆绿豆还有蜜枣山楂,另外教两个女孩做了红豆蜜枣糕和绿豆糕山楂糕,也丰富一下她们用来拜七姐的桌案,省的只有一样东西和一个香炉,太单调了。
当然,主要是自己也要吃,余冬槿都考虑着,想在新店那边造个烤炉了,这样还可以烤蛋糕,想起现代时各式各样的奶油蛋糕,他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可惜这儿的牛很贵,可以下崽儿产奶的母牛就更贵了,他想买牛产奶做奶牛的话,还得等等。
遥云看他嘴馋,捏了块红枣糕给他吃。
余冬槿拿着糕,把想码个炉子的事儿和他说了,又着重给他介绍了一下烤炉的用处,烤肉、烤蛋糕、烤世界万物,总之啥都可以烤。
说完,他一口咽下糕点,喝了一大口冰冰凉凉的梅子饮,美的不要不要的。
遥云:“那就做一个,刚好还有时间,也不用请匠人,你说怎么码,买材料来我来弄。”
余冬槿点头,“行!”
虽说如今的七夕节还不是情人节,但七夕这天,两人还是丢下了孩子,也没管店里,出城去了附近的山里玩儿,主要是山里凉快,余冬槿也想去采采野,借机约约会。
余冬槿走在上山的小道上,找了根特别直特别好的树枝在手上拿着玩,雀跃道:“果然还是山里凉快,空气也好。”
遥云牵着他走前两步,说:“这边前头有个谷,谷里有个小湖,那儿风景还不错,咱们过去看看。”
余冬槿顿时期待,点头跟在他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