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我夫郎是二嫁 端瑜 2344 字 4个月前

周大儒看见这篇文?章,连连点头。

“我还曾说?小辈中没有?几篇好文?章,我这话说?早了。这位秦小友就是六元及第吧,不负盛名?。”

连留听见老友这么说?,他看了秦青灼的文?章心下?也满意。

看文?识人,秦青灼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立意高深,最后还能引起共鸣,这已经是不俗的文?章了。

更何?况他的文?风是从平淡中感悟真谛,这太不容易了。

“是谁说?秦青灼江郎才?尽的,这是谣言,秦青灼这篇文?章是可?以?供诸位考举的人学习观摩的。”

之?前秦青灼一直不把?自?己的文?章挂在文?人楼里,士林中对他颇为不信任之?感。榜眼和探花都写了文?章挂在文?人楼,怎么状元郎偏偏不写,是不是怕露馅了。

“这是写冬的上乘之?作,秦大人这篇文?章让在下?心服口服。”

“我曾说?过秦大人的文?章匠气十足,这话是我说?错了。”

诸位书生议论?起秦青灼的这篇文?章。

“听说?,太学这次请了秦大人的夫子来为微妙讲学,我要好好听听。”

一个家贫的子弟想了想,还是鼓起勇气问道?:“我们不是太学生,能去听吗?”

那位太学生说?道?:“祭酒大人说?了,太学讲学容乃百川,在讲学期间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太学,无论?你是走卒商贩,还是高门望族都可?以?进入太学。”

太学是大楚的最高学府,这一条规定是在李祭酒推行的。

……

到了太学讲学那日,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大儒们传道?受业解惑,他们恨不得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教给这些学生,他们高谈阔论?。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底下?的学生有?上至七十岁的高龄老人,下?至十岁的小童,他们正襟危坐,都有?一颗求学之?心,学无止境。

很快就到了陆夫子。

秦青灼休沐,他早就到了太学,他和明南知一起在太学底下?听课。

秦青灼并?未觉得自?己已经是状元就有?骄矜之?气。

他在人群中还看见了几个熟悉的面孔,有?文?无尘、王生水、许青阳、还有?几位在朝中大人,还有?在翰林们的同僚们。

陆夫子站在台前。

他头一次感到有?许多的人在看着他,他感到有?些头晕目眩。

他根本认不清底下?的人。

结果他在人群中认出了一顶小红帽,那小红帽上有?一个毛茸茸的球,被风吹得一晃一晃的。

陆夫子的心静了。

“今日我要讲的学是经世致用。古往今来,有?许多文?章都是束之?高台,这是……”

底下?的学生们认真的倾听,京城中许多人对陆夫子很好奇,他们在想秦青灼一个乡野小子凭什么成了状元,高门望族偏偏奈何?不了他。

一个寒门子弟,一个从小镇里出来的夫子,又凭什么教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陆夫子讲完后,底下?的学生们面露沉思,他们在思考陆夫子的话。

建康帝乔装在人群中,顾煦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