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刘大人:“中宫之位空悬多时,民间百姓颇有怨言,多为太子妃抱不平。”

程立雪:“刘卿家,事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应着眼解决瘟疫,而非此等不足挂齿之事。”

刘大人被堵得噎声。

瘟疫之事,确实是当务之急。

有人轻声回禀情况:“瘴州瘟疫肆虐,且已开始向周遭发散传播,太医院连日研究医治方案,丞相大人也在那边安抚民心。”

瘟疫?

初棠眨眨眼,那日旁听审案似乎曾听张大哥提过一嘴,只是张大哥双腿伤成那样还奔波?

“有笔吗?”

一道话音突兀落出。

众人纷纷不解,倒是一旁的小太监机灵跑走,不一会儿便取来纸笔。

初棠接过纸笔提笔,洋洋洒洒写下满纸文字。

作为现代人的好处就是,他总能信手拈来先辈们的成果,此举不厚道,自然算是偷,不不不,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偷?况且人命关天,他难道要坐视不理吗?

初棠昂头瞟瞟程立雪。

程立雪甚至都不问他一字一句便颔首,完全把舞台交给他,随他发挥一般。

“太医院院使在吗?”

听闻太子妃此话,殿内登时有人出列:“回殿下,微臣在。”

“这纸上有几个治疗时疫的方子。”

此言一出,群臣惊骇,紧接着是片窃窃私语,而后又沸沸腾腾乱成一锅粥,全是反对与不看好的声讨。

“殿下,您这未免狂傲了些。”

“兹事体大,关乎人命,可容不得儿戏。”

“微臣钦佩殿下聪敏机智,确有计谋,但此瘟疫可是连太医院上下都束手无策,您就莫添乱了。”

“就是,殿下慎行。”

……

听着满朝文武的反对声,初棠却顿感欣慰,程立雪整治过后的朝堂风气果然不一样,这些人总算有点为官者的担当。

思忖片刻,他开口:“你们不信我也很正常,但这只是张方子,交给太医院几位大人研究一番不就好了嘛,最终用药与否,你们自己决定。”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

太医院院使接走方子,即刻赶回太医院。

院使前脚刚走,户部尚书宋大人后脚便出列:“臣前两日上的摺子迟迟未得陛下批阅,今日斗胆一问,郊外难民总不能靠朝廷来养一辈子吧,这是笔可观的支出。”

“敢问陛下,此事当如何决断。”

“这层,太子妃已考虑周到。”

被人捏捏手指后,初棠抱着暖手炉站起发言:“就是咱们现在要建个游乐场,施工时就招纳些年轻的去当帮工,建成后,也需要大量人手,有些工位,老幼妇孺都能上,总之我有办法,不会让他们集体失业的。”

天子脚下,权贵纨绔数不胜数,自然要靠新奇好玩的东西吸引他们消费。

先把钱赚到,才有资格开拓其他利民扶贫项目。

况且游乐场挂在他名下,有程立雪撑腰,也不怕有不知死活的人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