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灏瑞眸色微动凝视了好一会儿,身随心动,微侧头衔住那饱满红润的唇瓣,温柔地吮吸。
林清玖攥住他胸口的衣裳,被他紧紧地摁在怀里,口中的空气被肆意掠夺,身体酥软,全靠许灏瑞支撑着,才没滑落到地上。
半响后,林清玖舌根发麻,浑身无力地瘫软在许灏瑞身上喘息。
许灏瑞抱着人,给他抚着后背顺气,说:“今儿我去看一眼去年遇到的那颗栗子树,今年它仍然结满了果,所以我打了一部分带回来,等会儿给你炒栗子吃昂。”
林清玖双眼一亮,声音软软,“好呀。”
他现在越发喜欢栗子,不仅是因为它味道好,更是因为它是他们初遇时相处的美好回忆。
许灏瑞也喜欢栗子,对栗子他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也许是对家乡的怀念,也或许是其他的原因。
翌日,许灏瑞又去山上,像去年一样,把那颗板栗树的果子全薅了下来,为了让老树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他还把树附近的杂草杂树清光,给树根松土施肥€€€€发酵的沙梨肥。
活像在打理自家种的果树。
过了几日,冬哥儿苦着脸上门,拿着自己晒的红薯干上门,与林清玖吐槽,“清哥儿,你尝尝我晒的红薯干。”
林清玖接过颜色没有光泽,手感梆硬的红薯干,迟疑地咬了一口,废了好大力气,才咬下来,干笑道:“你怎么晒得这么硬?”
拿来磨牙吗?
冬哥儿微蹙秀眉,闷闷道:“呜,是不是晒过头了?大家吃过从你家带回去的红薯干后,都一脸期待着我晒,祖母和嫂子也积极地帮忙一起削皮,现在倒好大家嫌弃。”
林清玖压制着笑意,提议:“要不咱们对一下步骤,看是哪一步出了差错?找到原因你下次也能晒得好。”
冬哥儿点头,“削皮,蒸熟,放在大簸箕上晒,晒了有五天的样子,它就干了,第三天还有内里还有些湿,但我怕不够干会放坏,就多晒两天,然后......”
总觉得不是晒的问题,口感就不对。
林清玖咋一听好像也没觉得哪有问题,他回忆步骤,“削皮,蒸熟,晾晒,上锅蒸,晾晒,再上锅蒸,最后晾晒,哎!冬哥儿,你是不是晒过后,没有再上锅蒸?”
冬哥儿傻了眼,“还要重复蒸啊,我果真是错了,我还以为是我家的红薯没你家的好,才造成的。”
许灏瑞再院中劈材,听他们的谈论,笑了笑,扬声道:“冬哥儿,红薯干晒得太硬了得话,你可以吃之前再蒸一下,就软了。”
“啊,好,还好还能补救,谢谢灏瑞哥。”冬哥儿冲院中的许灏瑞道谢,转头又向林清玖仔细请教,更具体的步骤。
离开前,还自信满满,“清哥儿你等着昂,过几日我再拿我晒成功的红薯干给你们尝尝哈。”他握着拳头,“这次我肯定能成功晒出好吃的红薯干。”
他揉了揉屁股,第一次过于自信了,蒸了不少红薯,少不了被他娘抽了一顿,唉。
第八十七章 良家杂货铺
林清玖目送他走后,与院外的许灏瑞相视而笑。
十一月初,那会,良锦铭刚开始卖烤红薯,付了钱在正街占了个位置,每天十五文钱的摊位费,边卖边宣传,好吃多来买,哪天在正街没瞧到他,就到街尾路口那偏街去,保管能找到他。
果不其然,第五天,老顾客便在正街往常的位置找不到卖烤红薯的了,循着那日摊主的话,到街尾路口,远远就能闻到烤红薯香甜的味道。
十月初五,良锦铭他爹,与铺主拉扯好些天,才以二十两的银子,谈下偏街五号铺子,铺子二十平方米大小,取名为良家杂货铺。
卖各类杂货,全靠良生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取来的货源。
铺子一成交下来,良锦铭就把烤红薯的摊子定在了自家铺子门口,省了他每天十五文钱。
他看着刚换了位置,还有熟面孔找了过来,良锦铭乐滋滋想,不枉他在正街花了六十文摊位费,卖了四天烤红薯,也算值得。
杂货铺暂由宝姑打理,良生计划趁现在还能走动,便继续当卖货郎穿街走巷,能赚一点是一点。
铺子前期生意,全靠烤红薯吸引来的顾客,闻香而来的顾客也才知道烤红薯的摊贩开了家杂货铺,买了红薯,不赶时间的都选择进去看看有什么新玩意。
铺店内分门别类陈列了许多货物在架子上,其中最显眼的就是许灏瑞托卖的沙梨膏,坛子挂了一张别致的小卡片,上面的小字清秀好看,介绍了是何物、何价、用法与用途、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