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虽然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说法,但不可质疑的是,在南北对持的百余年里,蜀地遭遇的兵灾最少€€€€嗯,不算汉中那片地的话。

同时蜀地气候宜人,河水丰沛,东边的丘陵之地上,靠河之地种着稻谷,山间则种着小麦,如今都是碧油油的满山,看着便觉得喜人。

而当顺着江水来到了成都平原,一望无际广阔田野才让人觉得这里实在当的起天府之国美誉。

蓉城的底子相当丰厚,长长的街道,厚重的城墙,城外五里开外,便能看到接壤在城墙四周的街道民居。

几个七八岁大的少年正在街头蹴鞠,大狗和小狗在马车的小窗上挤着两个脑袋,看得目不转睛。

他们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和爹爹一起出门游玩,是记忆里最美好的事情了。

萧君泽也看了看窗外,发现没有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这里的糖价格昂贵,需要去专门的铺子买这种甜点。

蓉城中规划有专门的市井,商业只能在规定的街道,城外胡乱搭建的民居却没有这些要求,杂乱的街道和拆出自家屋墙做出的铺子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小吃食已经初见端倪。

尤以调料尤其的多,花椒胡椒五香在这里多得比建康城都离谱,因为蜀中也连接着一条名叫“蜀身毒道”,通向缅甸连接印度的南亚丝绸之路。

这里商业繁华,物产丰饶,又有都江堰的灌溉,比起建康城也相差不到哪里去。

更让萧君泽惊讶的是,这里居然能看到牦牛肉与吐蕃人€€€€要知道如今的青藏高原还没有遇到千年一遇的温暖气候,更没有孕育出能和唐帝国打生打死几百年的吐蕃帝国,川藏边缘还是没有被吐蕃驯服的羌民,他们的领域还在雅鲁藏布江附近,能走到成都,天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他买了一条牛肉干,撕下两条,让两个狗子拿在手里啃,两个小狗的乳牙对这种硬肉无可奈何,脸上都是焦急。

于是萧君泽在看够了后,用一文钱绞了两个暗红色的饴糖,吃得满脸都是。

就是有些地方路不好走,没有城管的地方污泥遍地,有小水洼两个狗子跨不过去,萧君泽还一左一右把两个狗子放在肩膀上,带他们过去。

“也是我体力好,你们两个长得真快。”萧君泽的托了他们俩的小屁股,“加起来怕是有七十斤了。”

两个小孩的纷纷指责对方太重了,压到爹爹了,应该下去走路。

萧君泽随后他带着小孩去看看武侯祠,这座祭祀丞相的庙宇,规模相当不小,门庭若市,而不远处的汉昭烈庙,也就是祭祀刘备的香火却十分冷清。

后世曾经有皇室不满意丞相的风头压过了皇帝,于是把武侯祠迁到昭帝庙里,结果到千年之后,当地旅游局宣传推广时压根不提这是昭帝庙,也算是另外一种弄巧成拙了。

祭拜了诸葛丞相后,萧君泽忍不住感慨,无论丞相多厉害,蜀国到底还是人走茶凉,毕竟,蜀地人并不相信在丞相走后,阿斗能完成北伐光复汉室的伟业。

两个小孩在一边神色迷茫,完全听不懂爹爹的意思。

萧君泽忍不住捏了他们的脸。

真的是又滑又弹,好好捏。

两个狗子笑嘻嘻地等爹爹来捏,还伸手去捏爹爹的脸。

“爹爹的脸最好捏!”大狗又去捏了二弟的脸,如此总结。

二狗也如法炮制,随后赞同地点点头。

萧君泽怔了怔,也捏了捏自己,好吧,手感是很好,不比两个狗子差。

“好了,打足精神,回头带你们去看都江堰……”萧君泽把两个小孩丢给青蚨,觉得今天又是达成父爱陪伴的完美一天……

来蜀地的机会很少,萧君泽去巡视了蓉城周围的郡县,这里最发达的便是纺织业,蜀锦一直都是比货币好用的代币,而且,他们在吸收了襄阳的毛纺的知识后,因地制宜,开始用周围的牦牛毛参与混纺,做出的织品更胜于襄阳的毛料,只是受限于产量不能像羊毛那样大规模铺开而已。

更让萧君泽惊讶的是,这里的用耗牛毛绒来冒充做成青塘贡品的藏羊绒条,被北人钟爱,催发暴利。

“也好,也算另外一种保护藏羚羊了。”

萧君泽如此评价。

如此,他的一国巡视,基本告于段落。至少在沿长江经济带上,南朝已经开始萌发一些资本种子,一些大世家还守着自家田地度日,而有些目光长远的寒门士族,已经看到工商的潜力,开始投入其中。

农业社会的资本流动虽然微薄,而且长久被捆绑在土地之上,可以整个中原大地的体量,一但开始流动,便会永不停歇,如洪水一般地将周围的一切,卷入工业的洪流,无人可以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