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银子。”林诚之努努嘴,一脸不屑。
“夏大人要不试试?凌少爷可是惦记着一千两银子。”
“林公子倒是出手大方,前日修葺城墙也没见捐个一文钱,阿晏,今日我若得了诗愧,这一千两银子就用来修缮明德楼吧。”凌易谦表情生动,眉眼里全是骄傲。
“凌少爷心系天下苍生,实乃兰溪百姓之福。”一位白胡子老头佝偻着腰走出来,颇有仙风道骨的味道。
“徐老师,原来今日评判官是您,谦儿年轻气盛,请老师莫要计较。”
夏清晏连忙说道,徐常衡在陈国颇具盛名,凡是经他指点之人必能高中,夏清晏早就听闻此人,但今日才得一见。
“夏公子不要过谦,先等凌公子做完诗。”徐常衡不急不缓,他背着手看着凌易谦笑容满面。
凌易谦连忙认真的写着。
写到“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这一句时,徐常衡不自觉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众人唏嘘不已,这就是往日抓鸡逗狗人人见而避之的凌大少爷么?
夏清晏看的起劲儿,他还想知道凌易谦瞒着他多少事情。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写完这一句,夏清晏搁笔,众人看的正入神,这一首诗宛如刀子扎在人的心里,句句不提背叛,句句都是背叛。
“好诗,好诗。”
有人连忙拍手称赞,也有人黑着脸不敢相信,夏清晏真的无法形容他的心情,目光落在凌易谦的身上,嘴角上扬。
凌易谦心里想着能不好么,那可是诗佛王维的诗,岂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凌公子若是考进土,一定能高中,这才华确实可以了。”徐常衡一脸惋惜,只可惜凌易谦是哥儿身,不得入仕,否则他真想指点一二,这人活的太通透了。
“徐老师,不管干什么,能为国为民尽力都行,大家只是分工不同,何来贵贱之别。”凌易谦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这话说的在理,不管为官,为商,为医大家的目的都是为民,凌公子说的对,老夫受教了。”徐常衡朝着凌易谦作揖。
吓的凌易谦后退一步求救的看着夏清晏。
“徐老师,谦儿是晚辈,您过誉了。”夏清晏拉着凌易谦回礼,两人不卑不亢的样子确实让人羡慕。
当初夏清晏娶凌易谦的时候在文人圈引起不小的轰动,曾经一度沦为大家茶余饭后耻笑的对象,没想到打脸的这么快。
一时间林诚之脸色难堪到极点,他本想让凌易谦出丑,却没想到他却出尽风头。
徐常衡将在场中走了一圈,将所有人的诗看了一遍,纷纷摇头,直到最后他高声宣布凌易谦得了本次诗会的诗魁,有些人依旧难以置信。
“这一千两银子给凌少爷,本以为今天诗愧肯定是陈公子,毕竟他身体不适,我备的有点多……”林诚之欲言又止,他转头看了看陈公子又叹息道:“可惜陈公子了。”
“愿赌服输啊,林公子什么意思?舍不得银子啊。”
凌易谦见林诚之眼珠子骨碌碌转了好几圈,知道他肯定没安好心,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公子若是愿意,可以在素衣铺子做一个账房先生,若是不愿意就算了,不强求,这一千两银子可是我事先说好要捐给县衙修缮明德楼的,众人不会嫌弃吧。”凌易谦眉眼间尽是自信,一番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
陈公子还在迷茫中就猝不及防的被推了出来,他自然知晓以自已的能力,这一千两银子肯定拿不到手里,他生活已经捉襟见肘,那有空余的时间读书,这一副烂透了的身体不过是为了成全母亲的心意,若非如此,他肯定不愿意踏进这里。
“既然诗会已经结束了,我可不可以回家。”凌易谦可怜兮兮的问道,逛的时候吃了许多零食,这会儿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走吧。”
夏清晏宠溺的戳了戳他的鼻尖儿。
“徐老师,过几日夏清晏亲自登门拜访先生,这修缮明德楼之事还得先生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