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了冬,每逢张九如休沐,和宁澜必要去澜清别院住。偌大的院落,清清静静的只有他们二人,暖室赏梅,赌书泼茶,颇有些乐不思蜀。
梅花将开时,宁澜每逢清晨都会连蒂摘一些半开的花头,置于磁瓶内,洒上炒盐,用几层厚纸密封瓶口,保存在阴凉处。
等到来年春夏时取出,茶盏内先放半勺蜂蜜,再放两三朵梅花,滚水冲泡,花头绽放如新,香气也随之散开。
这日下了雪,更不能错过梅园雪景,只一个没注意,竟叫张长瑜和宁磊跟了过来。
别院大门关的严实,张长瑜和宁磊叫门久久不应,便找了一处低墙扒了进来,进来后还不知天高地厚地拦住在梅园溜达的两位哥哥,“好呀你们,这么好的地方也不叫我们来!”
张九如看清来人,问明如何进来的,拉了脸怒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学的东西都吃到狗肚子里了?”
张长瑜一面委屈,又不敢顶撞,像真像条大狗狗。
宁磊站出来,“九哥,不怪他,都是我的错。”
“不用互相掩护,”宁澜毫不留情面,“两个都要罚。”
怪不说姜还是老的辣,两个大的撇下小的自在快活,被抓个现行还能立马反制,宁澜和张九如是打算支了炭火吃烤肉的,这会儿便心安理得地吩咐两个小的去干活了。
第74章
烤肉自钻木取火时就有了, 后来逐渐得到王公贵族喜爱,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众多香料后,更是把吃烤肉推上了一个高潮,《齐民要术》中光烤肉调料的记载, 就有200多种。
宁澜先叫张长瑜和宁磊把肉切了腌上, 自己取来一个硬陶炙炉生火。
烤炉为长方形,底部四只兽足支起, 四壁则有兽首衔环, 方便搬运;炉子四周有一圈遮沿, 用来放烤肉串,四角高高翘起, 防止肉串下滑,中间凹进去的地方则是用来放置炭火的。
四人围着小炉子坐在窗边,吃着滋滋冒油的野猪肉,喝着烧酒, 闻着院外飘来的幽香, 好不满足。真真是“严冬烤肉味甚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 雪天争得醉烧刀。”
宁磊和张长瑜已经放了冬假了, 不用上学,因次酒上也不拘着他们, 随他们喝个痛快。
张九如递给宁澜一串刚烤好的肉串,问道, “宁磊明年秋天是不是就能参加乡试了?”
宁澜点头, 乡试三年一次, 算算时间是可以参加了。
“可要下场一试?”
“要的, ”宁磊认真道, 科举考试一级比一级难,乡试尤为重要,去试试积累些考试经验也好。
张九如对此颇为认可,“考试一方面是考才学,一方面是考心智魄力,多少学子因为害怕倒在了考场上,你能如此坚定倒是很好。”
一旁专心吃肉的张长瑜听不得哥哥夸别人,“我也要考。”
“你?你想好了?”
张长瑜放下筷子,“想好了,先考个秀才试试吧。”
张长瑜是被王夫人当闲散公子养的,从小读书习武都没落下,但成绩上没人苛求,从不勉强他争先拔尖,因此前几年得了个童生之后就没想过再往上考,这吃个烤肉倒冷不丁被激出了斗志。
“既决定了就全力以赴,”张九如道,“若你考中了我允你一件事。”
“当真,随我提?”
“随你提。”
“好,”张长瑜一拍大腿,“容我好好想想,必不能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
张长瑜当真是说到做到,回去便开始刻苦了起来。家里原本只有宁磊、李小书和宋衡三人紧张准备乡试,如今又多了个他常来请教,每日也怪热闹的。
说起来张长瑜有世家的底蕴,又有皇帝的前老师李太傅亲自教导,来年轻轻松松便考下了个秀才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