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宁澜请秦大坐下,“秦大哥,这是我新做的吃食,皮蛋瘦肉粥和姜汁皮蛋,你尝尝好吃吗?”

“嗯,好吃。”

“那就好,你婚期快到了,到时我就给你添这样一盘菜怎么样,”宁澜早就在想秦大哥婚事时送什么,若送钱和村里的习俗走宁澜觉着有点少,后来皮蛋做出来才想了这么个主意。

宁澜和村里常来的货郎说好了定期从他手里收鸭蛋,货郎经常走街串巷的,谁家有什么门清,而且也是一文一个的价钱,给宁澜省下好多事儿。

“不用,你这还有两个小娃娃,别破费了,”秦大哥宁澜长十几岁,宁澜现在日子也不容易,不想收他的礼。

“不破费不破费,又不值什么钱,”宁澜打心里把秦大哥当亲人对待的,再说秦大哥没亲戚,几桌席面用不了多少皮蛋。

第16章

倒春寒来的猝不及防,桃花开着又下了一场雨夹雪,打在身上冰凉冰凉的,宁澜这日便没有去镇上卖粥,躺在床上睡了个自然醒。

妞妞和娃子还是早早的就起来了,做饭扫地,把火盆烧的旺旺的,宁澜抱着小九儿懒懒窝着,体会了一把“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妞妞和娃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宁澜也劝过让他们多睡会儿,俩小孩儿不听,他也无可奈何。

妞妞和娃子有寄人篱下的自觉,整日提着心,生怕犯了错被撵走。

闲着没事儿,宁澜便琢磨着给妞妞和娃子起个名儿,天天妞妞娃子的叫着太难听了。

“妞妞,娃子,我想给你俩起个名,你们还记得自己姓什么吗?”小九儿正舔宁澜的手背,舌头上的倒刺舔的宁澜生疼,宁澜手转过去把手心给小九儿舔。

俩小孩儿懵懂懂齐摇头,娃子干脆说到,“我跟你姓。”

“哥哥,我也跟你姓,”妞妞跟着表态。

宁澜有时觉得孩子懂事了省心,有时又觉得太懂事不好,甩掉脑子中这种矛盾的想法,宁澜想了好一会儿给妞妞取了宁笑笑,娃子叫宁磊。

他希望妞妞一辈子开开心心,娃子能像石头一样坚毅,任何时候都不被困难打倒。

宁澜还教了笑笑和宁磊写自己的名字,俩小孩儿蹲在地上一笔一笔的学着,异常认真,宁澜心中有了其他计较。

下午雪停,宁澜默写了几个名方,拎着一块肉和皮蛋,领着宁磊去了李大夫家。

“澜哥哥,”李小书见着宁澜开心的扑过来,“你天天忙着,好久都不见你了。”

宁澜喜欢李小书这样天真烂漫的性子,小孩子就该被养成这样啊,“怎么就你自己,你哥哥和爷爷呢?”

“我哥哥报名当军医去了,爷爷在后边磨药呢,我哥哥临走前没找到你,叫我给你说一声,”李小书撇撇嘴要哭出来的样子,看见宁澜身后的小豆丁问:“他是谁呀,”

宁澜吃了一惊,对李小墨生出一些敬意,“我弟弟,叫宁磊,宁磊,这是小书哥哥。”

“小书哥哥,”宁磊不是个扭捏的性子,只是年龄小,见到生人还是会害怕。

“哦,你是澜哥哥的弟弟,就是我的弟弟,以后跟着我吧,”李小书不好意思地抹掉眼角的泪。

“宁澜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儿?”李大夫听见声响过来了,看着苍老了许多,想必也是再为李小墨担忧。

这种情况宁澜就不好意思再开口了,他原本想让宁磊跟着李大夫学医,他既然养了宁磊,就得为他以后多做打算,有个一技之长才好安身。

“老了,没精力了,自从小墨随军,我整天担忧,已经开错两回药了,”李大夫活了那么些年,自然能猜出宁澜的来意,只是他现在的情况收徒弟就是误人子弟了,于是委婉堵了宁澜的话。

“小墨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宁澜只能劝慰,还是把准备好的东西递过去,“宁磊小,我又常不在家,以后还请小书多照顾点儿。”

“小书年长,应当的,如果送礼,反倒生分了,”李大夫自然是不要宁澜的东西的。

“是我没考虑周全,那肉我拿回去,皮蛋是我自己制的,您留下来和小书尝尝鲜。”

治病救人的方子,宁澜留在手中也没什么用的,他能说出名字,说出药性,要根据病人情况开方调方道行就太浅了。李大夫现在的状态,他怕把方子拿出来惹出事端,便又收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宁磊一脸忧思,宁澜摸着他的头安慰道:“没事儿,哥哥多攒点儿钱,以后送你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