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房间内的两个搪瓷盆都用上,结果竟然不够用。
主要是床头侧边靠墙这处漏水,滴下来的水有好几道,得再放一个容器才行。
“怎么样?”看到况叶出来,一直关注他这边情况的简修文问道。
“也有漏雨,我现在去拿个陶碗接水。”况叶如实回答。
“嗯,有什么事的话可以叫我们。”弄清楚后,简修文也没多问了,叮嘱一声就让况叶自己去厨房。
把所有的漏雨都接住后,况叶把薄面被拿出来套好被套,此时另外两间屋子已经安静下来。
此时屋外除了雨声,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动静,正是好眠的时候,他盖着薄被很快就再次入睡。
这一觉直接睡到天明,屋外的亮光透过狭小的窗口照进来。
感觉到亮光,况叶猛地睁开眼睛,今天他又起晚了!
清醒过来后,屋外的雨声还在继续,让他起床的动作迟缓了许多。
起身收拾好床铺,再才看一下昨天晚上放置的两个搪瓷盆和陶碗,三个容器以及积了不少水,看来昨晚上雨势应该没怎么变化。
“今天不上工吗?”在厨房中找到煮饭的简修文两人,况叶问了一声。
“这雨比较大,队里今天应该不上工。”起床的时候,简修文两人特意看了一下屋外的雨势。
这样的大小,上工是不可能的。
果然在三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小队长通知了各家,今天不上工。
如此况叶他们今天就闲下来。
早饭过后,三人检查了一下其他房间的漏雨情况,该接水的接水,也顺便把自己房间盆碗中的水倒掉。
今天虽然不上工,但三人还是为自己找了些事做。
之前况叶领的口粮,都是没有加工过的稻谷、小麦、玉米粒,正好趁着有时间,三人准备把他们弄到磨坊中加工一下。
在出发之前,简修文先去离他们最近的一家队员中借了一套蓑衣和斗笠,三人才各自背上一些粮食,往磨坊方向去。
磨坊的位置也在二小队,在泥泞的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钟,三人才来到磨坊。
抵达磨坊的时候,况叶发现人并不多。
想来也是,除了他们这样的知青,很少有空暇时间,其他的队员平时总能抽出人来一趟磨坊。
一百来斤的粮食加工,还是废了点时间,原因在于如今的工具。
这个时代机器加工并没有普及,农村想要加工粮食,如今大部分使用的还是石碾、石磨这些。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九大队这边的加工用的畜力。
加工的时候,况叶他们除了倒腾粮食需要出点力,倒费不了多大的劲。
粮食加工好,三人也没有多留。
又在泥泞的道路上走了约半个小时,三人回到住处。
在简修文去换蓑衣和斗笠时,况叶和刘康民仔细的查看加工好的粮食。
怕被雨淋湿,背篓被包裹的很严实,因此加工好的粮食没有被打湿一点。
磨好的面粉呈淡淡的灰色,这是因为没有去除麦麸,用手指搓揉一下,比况叶记忆中的面粉粗糙许多。
玉米面也一样,比记忆中的要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