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的守城主将,阎应元死后,家丁犹存十余人,皆因不降而被杀!

江阴县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举火自焚,江阴的另一位,守城的典吏陈明遇自已持刀与清兵血战,身负重创,握刀僵立,死时,身子倚在墙边,屹立不倒。

江阴的训导,冯厚敦自缢于明伦堂,妻与姊投井死。

中书戚勋、诸生许用举家自焚而死。

诸生许王家,被清军拘押时,有人劝降,让他为清廷做官,他说,君臣之义,只在大明,诸君莫劝。

书生笪某,被清军抓获之后,刑前叹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土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临刑神色不变。”

城破,清兵开始屠城后,百姓或力战到底,或坦然就义,都以先死为幸,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

清军屠城两日后“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后世的史学家说……如果不是有这些义土,那多尔衮,杀进中原后,可能连汉字都不会保留。

但是也有人认为,如果再多十倍这样的义土,清军或许根本入不了关!

崇祯的面色,此刻在一旁烛火的照耀下,更加明灭不定。

但是他此时强撑起身,声音幽幽的,透着一股冷意。

“朕,卧于床榻的这些天……每日都让王承恩,游于江阴城各门,收集各城门战报!”

“如今江阴,物资稀缺,城危若累卵,清军,接连不停的调集来大炮。”

“这样的情况,哪怕是先生大才,怕是也无力回天。救下江阴。”

“但是,朕,能死在这样的城中,是朕的幸事。”

“可朕不甘心,大明朝就这样亡了。”

“大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大夏,历经多少艰苦,才创建了大明朝,恢复我大夏的天下,如今,满清异族再来,朕宁愿把江山丢给反贼,也不愿丢给满清异族!”

“先生……朕,想要拟定一份遗诏!!!”

“朕薨之后……凡是大夏子嗣,无论姓氏,血脉,出身,凡……可驱除鞑虏,再造江山者,皆为大明正统,可继皇帝位!”

“清军喜欢屠城?”

“那朕要告诉他,大明的骨血,是杀不完的!!!”

“只要还有一个大夏的义土在,朕就要他大清,哪怕入住了中原,也永无宁日。”

林珏震惊的看着这一刻的崇祯皇帝。

疯了!

真的是疯了。

封建王朝几千年,从来没有皇帝,立下过这样的遗诏。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直到新世界出现的几百年时间里。

只要有大夏人,想要造反。

都……名正言顺。

不需要拥立朱姓藩王,不想要再找寻起兵借日,什么天理昭昭,什么黄天当立……

你想要起兵,就可以起兵。